原来科学真的有温度
我最近在阅读《改变儿童心理学的20项研究》,是从第四部分“改变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临床心理学的七项研究”开始的——之所以倒着看,其实是因为我觉得科学研究很枯燥,只有这一部分稍微贴近自己生活。
前天读“恒河猴实验”——虽然早已熟知,然而这次却对我触动很大,曾停下来对话一位咨询师;今天读到“陌生情境实验”,心情又有较大波动,不得不再次停下来。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是心理学著名的理论,我曾频繁地读到关于该理论的论述,但令人费解的是,至今记不住依恋类型及其相关的内容;我也早早买好了依恋三部曲的书籍,但迟迟没有翻阅。今天在阅读中的卡顿猛地令我联想到此前的回避:我早就隐隐察觉自己在早期的依恋上有创伤,但不想深究;更让我不想面对的是,我担心自己早期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可能塑造了让他感到不安全的依恋模型。 我感到无法读下去是因为心里有痛的感觉,实验的情景激活了我早期与孩子相处的回忆,我为自己的无知和无助感到痛心。我知道这些只是孩子一生的小小插曲,孩子一定会成长得很好,但这种过往仍然令我感到难受:不知如何面对那时不被全然接纳的孩子,以及那个恐惧焦虑的自己。我不得不承认自己能力的不足,无法很好地养育一个强感知力、高情感需求的孩子。
昨天读到ainsworth的“依恋的类型”,结论部分写道:“我认为,ainsworth的研究最关键的信息是,母亲(或者其他的主要依恋对象”在儿童健康的依恋关系的形成方面发挥了强大而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母亲的敏感响应(maternal sensitive responsiveness),对依恋关系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是,思考一下这种观点带来的附加结果,即为了孩子的幸福将巨大的责任加诸母亲(或者其他依恋对象)。”“然而,就像其他人已经指出的那样,母亲仅仅是母子关系的一半而已”
——“母亲仅仅是母子关系的一半而已”,我在舞蹈室外哭了;看着舞蹈室内开心跳动的孩子,忽然觉得内心宁静而幸福。
紧接着,作者写道:“依恋理论的主要局限在于它没有考虑儿童气质类型的不同”、“有一些婴儿在生理上先天具有高活性的交感神经系统,这意味着只要稍微出现反常情况,这些婴儿就会哭泣。Kagan认为,这些孩子哭泣,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是非安全性依恋的孩子;他们可能只是气质上受到了抑制。而如果孩子自身的气质类型能够部分解释他们经常哭泣的行为,那么母亲将不需要承担所有的指责。”——再次泪目。
原来,科学并不枯燥,反而饱含温度。原来,我不需要神佛救赎,甚或任何人的理解,科学研究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