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便秘,这是“上火”吗?
一提到牙痛便秘,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上火了?”特别是在广东一带的地区,一上火,喝凉茶,似乎没有什么是一杯凉茶解决不掉的,有,那就两杯。
“上火”是中医里的术语,通常指的是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用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
牙痛的出现主要和胃经郁火和肾阴不足有关。阳明积热上壅,阴虚火热上炎、湿聚热腐,或者肾气不足,肾髓不充及先天禀赋薄弱和外伤直接伤及牙龈牙齿。另外长期嗜好吃辛辣厚味的食物,过食甜食,食后不漱口,酸甘日蚀,日久就会积热,内外合邪,结于阳明之络。又或者素体阴虚又兼湿热内盛,虚火挟湿热上攻胃络,偶触风、寒、湿、热、虫、外伤而发。
而便秘,其病位在大肠,大肠属阳明,因此便秘属阳明腑证。多由于饮食不节、情绪不调或外感邪气等因素引起。在中医辩证中,便秘病因一般有气血耗竭,或津亏血燥,或实热瘀滞,或气滞血瘀,导致阳明经气血运行不畅,大肠腑气不通,从而形成便秘。
根据牙痛和便秘的病因病机,可以看出,体内有热,或者说体内有“火”是导致牙痛和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
(1)“上火”,可导致牙痛和便秘!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牙痛和便秘多和脏腑功能失调或外邪侵淫有关。
其中,脏腑困于火,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风火上炎可致牙齿疼痛,主要有胃火牙痛和肝火牙痛。而如果胃肠实热,粪便在结肠和直肠的水分被吸干,就会导致粪便过粘或过硬,粘便与肠粘连,排便就困难。硬便失去润滑,排便则更困难。因此,该类型的牙痛和便秘治疗上一般以疏风泻火解毒为主。
(2)湿热导致的牙痛和便秘!
体内有湿热,湿热客于手足阳明二经,致龈肿腐溃,或齿牙腐蚀,甚至蛀空疼痛者,这是导致牙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湿性粘滞、重浊,湿滞大肠,腑气不利则大便粘腻不爽,大便溏稀不成型,或者隔三差五出现便秘。
因此,在治疗调理上,通常需要清热祛湿。
此外,导致牙痛和便秘的原因还有肝脾气滞、脾肾阳虚等,在实际的辩证治疗中,需找到病因病机,并且由于不同人牙痛的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病程,排便的习惯,生活饮食习惯,地域气候等均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诊断治疗需综合分析。
【声明】经验内容仅供参考,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的损失、风险及纠纷,本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