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古代文化人物

名将传奇——狄青

2018-03-04  本文已影响197人  身在白云外
名将传奇——狄青

  01

宋宝元3年,即公元1040年,西北,安远。

万余西夏兵从山谷涌出,刚取得三次战斗胜利的他们很散慢地行进着。

忽然,远处滚起阵阵尘沙,西夏的将军初以为是风沙,近一些才听到马啼声,是宋军!西夏军急布阵,但没等弓箭手做好准备,数千宋军已经攻到眼前。为首之宋将披头散发,脸上罩着可怕的铜面具。而他身后的宋军都奋勇向前,如疾风一般。

西夏军只听说当年北齐的兰陵王打仗时是这么个打扮,现实中哪见过这阵势?他们正惶恐之际,被宋军一冲,军阵顿时大乱,西夏将军勒马先就跑了,手下士兵自然也是仓皇而逃。

02

这位戴面具的将军,就是狄青,他原本只是一名京城御马直的普通骑兵,属禁卫军。后因西夏李元昊自立为帝,朝廷从京城选兵赴边,狄青便来到边境与西夏作战。

03

在守边的这四年,包括安远之战,狄青大大小小打了二十五仗,身中八箭,因功升任指挥使。通过经略判官尹洙引荐,他还见到了后来成为宰相的韩琦和范仲淹。

范仲淹极其看重狄青,亲自教他读《左氏春秋》,并对他说:“将帅如果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

狄青从此发奋读书,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威名更盛。他在西北筑建丰林、招安等城堡,有效地扼制了敌方要害。

名将传奇——狄青

04

宋仁宗在李元昊称臣罢兵后调狄青入京升任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为禁军高级将领。

在一次交谈时,宋仁宗劝狄青用药把脸上当年用以限制士兵自由的黑疤去除掉,狄青拒绝了,他说:“陛下以军功提拔臣,但臣自知出身于士兵,今虽位高,依旧愿意保留这个黑疤以鼓励士兵。”

宋仁宗任命狄青为枢密副使。

05

皇祐年间,广源州的侬智高反叛,叛军攻破了沿江数州,并包围了广州城,朝廷久讨不下,狄青请战,皇帝令他前往广南,具体负责这件事。

狄青到了宾州,先整顿部队,统一号令。恰好赶上元宵节,狄青就命令大军原地休整十天。侬智高派人来侦查,只见宋军各营,大张灯乐,宴饮尽欢。叛军侦骑回报后,侬智高以为狄青不会那么快地进军,所以不加防备。而狄青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等侬智高第二天出去一看,发现狄青已经连夜过了昆仑关,并占领了所有的险要阵地。

没办法,只能拼了。

初时,由于狄青的一些后续人马还未到达,不及侬智高人多势大,宋营先锋孙节阵亡。孙沔、佘靖畏敌,不敢下山。正迟疑间,只听鼓声大震,一队人马杀出,为首大将银盔铜面,正是狄青。孙、佘二人愧,急领兵冲下。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狄青大败叛军,追击五十里,斩数千首级,侬智高烧城后逃。

狄青入邕州城,灭火,安民。有人报发现一着龙衣之尸,疑为侬智高,拟报皇帝,狄青说:“谁知道这里有没有诈?我宁愿承担没有抓住侬智高的责任,也不敢欺君冒功。”乃据实回报。后果知侬智高逃亡病死于大理,佘靖辗转得其首级,才传之入都。

06

狄青平叛后回京,宋仁宗任命他为枢密使,并赐宅给他。

狄青任枢密使四年,每当他出现,士兵们总是欣喜注目互相赞叹。

谏官上书皇帝,说狄青家里的狗生了角,还放光,所以希望皇帝把狄青调出京师。皇帝不应。后京师发大水,谏官又上书皇帝,说狄青为避水居然把家搬到了相国寺。

谏官们连连攻击狄青,皇帝只好让狄青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相当于宰相)离京出任陈州知州。

第二年二月,狄青病故。

07

到了神宗朝,宋神宗给近世将帅排名,对狄青颇为感慨和思念,把他的画像放进宫中,并遣使到狄青家中祭祀。

名将传奇——狄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