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哲思对话录哲思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历史演变之浅思——与一哲人的探讨。

2017-09-25  本文已影响150人  管锥一见

大山兄论述的很好,非常赞赏。下面我来浅谈对儒家思想及其精神历史演变的一点认识。不对之处请大家批判。

中国先秦儒家思想是非常先进的思想,融合了《尚书》、《周礼》及易理精神,适应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

董仲舒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狭隘化了,但仍然没有动摇儒家精神的根本,汉唐时期儒家精神中的大一统与内外融合思想是中国维持强大的统一国家没分裂的内在文化基础,这一点近代以前的西方没有做到。即使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也是靠常年的军事征服使其版图扩大的。

古代农耕社会家庭是重要的生成单位,儒家思想认为使家庭生产单位秩序的稳定就必须要树立家庭的权威——父亲的权威。这一点我与大山兄有共识。

儒家思想必然产生封建的专制这是不成立的。事实上儒家思想本来既存在官方(国家朝廷),也存在草野(家庭),只不过被朱熹给彻底庸俗化了,到了朱元璋八股取士,儒家进入了王阳明心理发展的层次,脱离了对国家秩序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彻底失去了动力。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重新回到宋明时期理学经学的再认识,有了一定的继承与创新,特别是黄宗羲提出了反封建专制思想。

但那时正好是一个落后民族(满清)统治中国,所以不可能有革新儒学或破除封建专制的时代需要。事实上明代朱棣之后的内阁制对国家的治理非常有序民主了,我们知道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不勤政,国家法度秩序也能正常开展。之前宋代不杀儒臣。宋朝的枢密院制度。这些相当于近代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明后期来自西方的法国、荷兰传教士到中国学习并翻译了大量中国的儒家经典,然后传到西方,推动了以伏尔泰为主的君主立宪启蒙思想的产生。蒙田、伏尔泰的思想就是来自于对儒家的学习。

满清皇朝的存在对中国人思想禁锢是很大的,满清的建立在中国文化上是历史的倒退。特别是康熙以后更加固步自封,大兴文字狱更是从精神上摧垮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求知精神,到了曾国藩李鸿章时期的同治中兴、洋务运动时,中国人的思想才开始觉醒。这都是儒家精神的求强与变革。我们不能否定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张謇儒学之士求新救国精神,甚至我们也不能否定袁世凯的作用(拒今人考证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是假的)这些都是儒家精神,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也是儒家精神的体现,提出“天下为公,共和纪年”,这些都是儒家精神的体现。

现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兴起了儒学热,有一些学者通过历史资料梳理,发现近代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是在学习儒学的基础上产生了思想启蒙运动。中国现在的国际名片就是孔子的儒家学说和老子思想。中国的千古哲人就是孔子和老子。我们只有回归两位圣人的最初的思考状态才有利于伟大中华文明的延续。

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好好看看书,我们对任何东西都不能偏见与狭隘。对问题的认识要有多维度的辩证比较思维。我们如果看看张载王阳明黄宗羲他们的伟大人格,今人有吗?今日之学者在治学上与先贤差多了。我们对待学术思想不能有先验为主的思维。需要收集原始资料整合信息来研究。

英国的资本主义文明最终也是来自于传统文明的历史演变,这有两条线索:一则是13世纪自由大宪章对君主权力的限制和对市民私有财产权利的不侵犯传统;二则来自于以亚当斯密自由资本主义思想和休谟启蒙思想为代表的苏格兰资本主义启蒙运动的文明演变。中国未来道路的选择也一定是儒家传统文明的历史演变,因为孔子崇尚周公时期文化典籍而创立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它是中国二千多年来华夏文明不断延续的共有的血脉。

我不会引经据典,就凭以前学习到的历史作一点整合性思考。也许有一点我的臆测。以上思考请大家批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