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抢走TA的“抱抱熊”

2017-12-16  本文已影响71人  姥姥有约Betty

——2017.12.16晨帆实习有感

一天的实习中,记忆最深的是“抱抱熊”——老师用“抱抱熊”说明了咨询中求助者的障碍,也正式TA给自己的保护、安慰,而且咨询师没办法、也不应该把“抱抱熊”强行拿走。

我孩子没有“抱抱熊”,但小时候有段时间特别依赖奶嘴。无论入睡、夜醒、妈妈出门还是闹情绪,他只有在奶嘴的陪伴下舒服下来,否则就要哭闹好久。我因为担心(奶嘴有没有毒、吃奶嘴会不会上瘾、嘴型会不会变丑),几度尝试改变他的习惯。从讲道理、藏匿奶嘴、转移注意,只要我能想到的,我都试了一遍——但是,过程比我想象得困难得多!在屡次挫败中,我有很多无奈、自责,觉得多是我的错,让他养成了这个习惯。

每一次,看到孩子找不到安抚物时的不知所措、没着没落,我能体会到这种感觉有多么难受!于是我就不在死磕。

后来孩子渐渐长大了,他有了新的乐趣和新的技能,用奶嘴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也越来越不操心此事。

今天老师提到的“抱抱熊”,一下子让我想起了这段经历,也让我对咨询过程有了感触:挡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是困难、障碍,是来访者的难以突破的,同时也是TA生命中的“抱抱熊”或者“奶嘴“;它们陪TA走过了多少人生经历,对TA是保护和安抚。也许此时TA和咨询师都看到了这个”抱抱熊“,希望对它做些什么——强行拿走,不如安置下来。随着来访者的成长和发展,TA会具备新的能力或关注点,那么”抱抱熊“也就有了新的位置。

同时,咨询师心里也可能有个“抱抱熊”:看到自己的无助,允许自己需要安抚和保护,给自己时间去长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