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父母嘴里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也分等级
相信很多简书的书友在学生时代甚至是步入社会以后,父母也依旧有着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的话语萦绕耳边。
但是我想说的是,那些年父母嘴里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分等级的。
第一等是完美型,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永远都是无所不能,至少在你看到的情况下都是这样的,似乎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他们,这一类别人家的孩子就暂且放在第一等吧。
那么接下来就说说第二等。
第二等的人要么是学习,要么是工作,要么是为人处世,再要么是字写的好,人长的讨喜,这些都是优点,而两相比较下似乎自己就没有了优点,但我觉得人无完人,只要有属于自己的优点便已足以,无需在这个时候黯然神伤或者感到无力觉着自己没什么用,自己就应该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更努力,明天比今天更努力,如此便足以。
那么第三等可能就是你自己,当下暂且不提,先来说说第四等。
这第四等绝对是父母长辈的反面教材,可以的时候大人们又这么会明白在第四等的孩子是因为什么变成了所谓的第四等孩子?他们从来不会去想,只会想着我的孩子不能跟他们在一起相处太多,以免学坏。这就自然不会拿来跟自己的孩子比了,也不会去让自己的孩子学学人家,只会告诉孩子切不可成为那样的人,只会把这第四等孩子当做反面教材,加以训戒自己的孩子,并且让自己的孩子将此引以为戒。
可如果是那些第一等和第二等的孩子们呢?想必就不是引以为戒而是引以为鉴了。
这算不算是一种无意的伤害,如此这般,那些所谓的坏孩子岂不就会离正确的道路愈行愈远?可人们为何就不能予以善意并且加以引导呢?孟母三迁究竟是对是错,又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没有错的自私?
我觉得世间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就比如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可是接触一些不好的就会学坏吗?我想加以引导可能会更好。
就比如两株植物,一株在恶劣环境下生长,一株在温室里静待花开,可是如果有一天把这两株植物挪一下位置,可能生长在恶劣环境下的植物会生长的更好,而生长在温室里的植物,可能连存活都会是它的难题。所以我个人觉得环境只会影响到大部分心性不稳的孩子前途,而不能决定一个心性坚定的孩子的前途。
我觉得教育还应该如孔圣所说,因材施教才最为恰当,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能把事情想的太绝对,那便成了一种极端。也切不可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训条。须知还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语。
以上只是个人不成熟的见解与想法,也欢迎大家私信与我共讨。顺便求一下关注,增加一些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