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婚姻育儿

青春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

2018-06-22  本文已影响121人  云梦先生

小时候大家都以为自己很特别,撒一下娇,做委屈状,更甚者,再挤出点泪故意在眼眶里打转,想要的便能得到满足,这是对自己不平凡认知的开始。长大了,慢慢成为这样的人:想要的太多,努力坚持积累又不够,等认识到实在不能满足时,便选择认知范围内最好的,经历体验却裹足不前,夜深,常常疑惑自己有什么活人的本事。待事感性而又对生活充满好奇,爱热闹又常常恋上独处。凡此种种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现在常想,这样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成长的路上认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在内心真正认识并说服自己相信,说实话,这个过程还是太漫长,回头看才知自己从小疏于真正的引导和教诲。

有人喜欢美食,如蔡澜、汪曾祺、老树画画,他们得感谢时代,感谢梦幻多姿的生活给予的自由选择和物资丰富的馈赠。还有人喜欢思考,王小波说,当你第一次体会到思考如闪电击中的一刹那带来的快感和满足时,你唯一的冲动就是求知和学习。我是一个不太关注美食的人,我也是一个懒于学习的人,至少曾经的我无法感受二者带来的快慰。但我喜欢三毛,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她的心应该是栖息在荷西身上的,因为荷西在的世界,三毛的文字总是将她洒脱大气的性格嵌入其中,字里行间透着正向的力量和魅力,并且能明显感受到活力在纸上悦动,荷西逝去后的文字却无处不充满阴郁和忧伤。为此心有可栖是多么可贵,但又不单单限于情感。

心有所栖,可以是情感、可以是事业、可以是梦想,可以是宇宙观的精神建构之后身体经历的不断满足和无限可能的需要。三十年,没有一条线来引导你要去到哪里,只能通过不断的经历和试错来成长是可悲的,认识到这一点太晚是痛苦的,一辈子都没认识到是幸福的。最不幸的是,认识到了,却找不到心想要栖息的地方,所有的闲暇和独处瞬间都变得空虚,偶尔放纵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似疯癫状,以此待心,不置可否。

引导和约束认知的方向,就像建构一所房子,让你明白栖息的涵义,但又有别于钱钟书的围城,并不是被无形的时代的网所围困,而是告诉你无论去哪在心里都有一条路,这条路让你向外去追求去体验,向内去感受去寻找,心有可栖之于人生是何等的重要,他像给你一种不明确的希望,又能让人感到模糊的幸福。我常常做思考状,但又苦于想不出个道理,夜阑黄昏,就这样在屋檐前消磨掉大把的空闲时间,一晃几十年。突然想起萧红,一生颠沛流离,失之于情,初读生死场,被萧索包裹,一个场字,惊的我心颤抖。即使天才如此,这样的人生不是一样缺乏引导吗?

弗洛伊德定义受虐狂时说人若落入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做是幸福,这是自我价值观的逆转,又是何等的悲哀。我不会阿Q的自我精神胜利,更不会堂吉诃德的无畏与幻想,我们的生活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可恨的只是有些开始讨厌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了。

管理上有句话,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但是没想到过要去的地方。我多么渴望在人生的成长之初,也拥有这样一个人,如果是亲人,甚好!即使如此,我也并不想表达对童年的遗憾,只是将为人父,害怕复制这样的生命形式,如果可以,我希望不断提高认知,在孩子到来时,精神家园可以构建和引导的足够丰富多彩,罗素说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至少在我们无法放手的年纪,孩子的引导,我们自己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