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训练营【20期】16/21实践原创《好饿的小蛇》
20117-张莉莉
今天在天街给几位小朋友分享《好饿的小蛇》绘本故事。这本书内容简单,画面形象有趣。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小蛇滑稽、贪吃的模样很吸引孩子。通过阅读故事绘本,孩子们可以感受理解小蛇吃东西的情景,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来描述物体的颜色和形状,并且乐意表达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感受故事传达的幽默氛围,初步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绘本讲解:
1、出示绘本封面和前环衬,引导孩子观察。
“你们看见了什么动物?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干什么?你们知道小蛇是怎样散步的吗?”邀请小朋友模仿小蛇扭来扭去的动作,调动孩子兴趣。
2、讲解故事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观察,提问,猜测的方法。“小蛇扭来扭去在树林里发现了什么?(苹果)”“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大大的,红红的,圆圆的)”“小蛇发现了苹果后会怎么样呢?”(小蛇会吃掉苹果)猜测结果,让小朋友观察为什么小蛇的肚子变形状了?引入“吞”的概念。孩子们会主动模仿小蛇吃苹果的动作,并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反复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后面出现的每一个食物,孩子们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食物特征,并模仿小蛇。
3、”到第六天,小蛇发现苹果树后会怎么样?”在这里,我重点设置了提问:“小蛇还会吃掉苹果树吗?”“它是怎样吃掉的?(重点猜测:小蛇是怎样吃掉小树的?首先……然后……最后……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小蛇爬树、翻身、吞的动作。)
4、故事结尾处,引导小朋友观察后环衬页:小树林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觉得这棵树好吃吗,是什么味道?小蛇吃完小树后去干什么呢?
延伸活动:
讲完故事,我带领小朋友们回忆小蛇分别吃了什么东西,并小结:故事里的小蛇真有趣,也很贪吃,它看见什么就吃什么,竟然连小树也吃掉了。那我们来猜猜看,当小蛇醒来以后,它的肚子又饿了,它会发现什么其他好吃的呢?吃完东西以后,肚子又会变成什么形状?
总结:
1、这是第一次去公共场合主动召集小朋友来听故事,效果还不错,小朋友们都很热情,互动也非常好,氛围轻松愉快;
2、因为年龄有差距,大一点的孩子很擅长语言表达,想象力也很丰富,能很好的顺着我的思路互动。年龄较小的孩子更多喜欢模仿小蛇吃东西的样子,对书里出现的水果也很感兴趣;
3、场地比较受限制。如果是在课堂或活动室,后面的延伸活动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纸笔,让他们画出想象中小蛇吃掉不同东西以后的样子,我觉得这样的表达对孩子来说可能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