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婚纱女王”需要少女感吗?
疯了吧!
难道《天龙八部》中的天山童姥从书中逃出来了?
73岁的老人怎么“还是小女孩的感觉”呢?
这是看不起老人呢?还是小女孩得罪谁了?
可偏偏就有人这么说。
“少女气息”“小女孩的感觉”说简单点,就是“少女感”。
※“少女感”这件泡泡袖不适合王薇薇※
图中是华裔服装设计师王薇薇,7月2日刚
过73岁生日。
及腰长发,身形纤瘦,皮肤紧致,头戴王冠,穿淡粉色长裙。
看图片确实完全打破了人们印象中年过70老人的刻板形象。
说她看着像30岁左右的女性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有“少女感”吗?
如果非得看精修图,看她着粉裙坚持认为有“少女感”,那看看下面这张:
镜头拉近,没有美颜没有磨皮,时光的刻痕一目了然。我们还会说她有“少女感”吗?
以“少女感”定义“婚纱女王”,不但违和,更肤浅。
“她的美不是胶原蛋白撑起来的,是靠强大而美丽的内心拼出来的,她对独立和自由的追求令她熠熠夺目。”
出身优渥,在强势父亲的一再打击下坚持梦想,40岁时缔造自己的“婚纱帝国”。
在感情上,坚定、勇敢。
39岁才结婚,63岁离婚,然后跟比她小36岁的男人恋爱。
独立、强大、自由,不妥协,不害怕。同时,美丽,优雅。
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具备的人格魅力她都有。
唯独“少女感”跟她不搭。
一件常套在中国女星身上的粉色泡泡裙,并不适合华裔的王薇薇。
那是不是就适合中国大批的中生代的女星呢?
看看那些在“少女感”路上翻车的人,我们就会有准确的答案。
※“少女感”路上翻车的人※
“少女感”爆棚,似乎成了对女性的最大嘉奖。
只要是30以上的女星,动辄就是“少女”。
我们对女性的审美文化中,“少女感”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不知道是大众审美出了问题,还是媒体刻意营销强调的结果。
这种扭曲的审美让中年女星不自觉地焦虑,努力向“少女”靠拢。
在“少女感”的路上争先抢后,然后不断翻车。
演技一流的刘晓庆凭借《武则天》大红大紫。60多岁的时候却要扮嫩,饰演十五六岁的少女。
她在《隋唐英雄传3》中饰演十六七岁的欧阳飞燕。
好看是好看,再加上磨皮滤镜,“少女”的模样还是有的。
只是,当小她20多岁的郑国霖与她深情对视,说:“你真是个傻丫头”,刘晓庆展现僵硬的娇俏后,观众瞬间出戏。
“少女感”这碗饭,不止刘晓庆在抢,大批四五十岁的中年女星也是不遑多让。
章子怡作为一个对演戏很有“信念感”的女演员,也下场过了把“少女”瘾。
去年她在电视剧《上阳赋》里饰演豆蔻年华的小姑娘时就遭到诟病,让人觉得违和感太强。
有网友调侃:章子怡演技老道,少女的眼神更像女皇登基,有一种阅尽千帆的气场。
40多岁看尽沧桑的眼睛怎么会有少女的青涩稚嫩呢?
周迅的《如懿传》也同样在“少女感”上翻车。
演技再好,也掩饰不了中年人的状态。
也怪周迅在《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太过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周迅的少女该是什么样。
看过《大明宫词》的人,谁没为那个大明宫中娇憨善良的少女太平动心过?
明目皓齿,娇憨天成。如懿和太平,谁是真正的少女?
同一个人,25岁时扮演少女和44岁扮演少女,为什么截然不同?
因为年龄!
少女真正的内核就是“年轻”。
73岁的婚纱女王不适合适穿“少女感”的粉红泡泡裙,因为年龄过了。
三四十岁的中国女星,也不适合,年龄不是少女,就不必强行凹“少女”的形象。
※女性的美,不只有“少女感”※
殷桃曾发微博质疑:从什么时候起,女演员的魅力仅限于少女感了?
从什么时候起?从对衰老的恐惧开始。
“少女感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对女性衰老的恐惧和嫌弃。”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时间流淌叠加的刻痕。
但时间很公平,在让我们的身体日益衰老的同时,又让我们沉淀出熠熠生辉的智慧。
央视主持人董卿说的好:若有才华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随着岁月逐渐沉淀的智慧就名副其实的才华。
女性,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美。
少女时天真烂漫,纯净无暇,美好得如同初春含苞欲放的花;
二十几岁时热情洋溢肆无忌惮,张扬、靓丽;
及至中年,性格渐趋平和,理智冷静,眼神坚毅,成熟中带着厚重……
不同的女性,也有不同的美,或艳丽或娇俏或清雅或明媚或性感或张扬……不一而足。
何必非得将这些丰富多彩的美用“少女感”三个字通通抹杀?
愿那些抢少女饭吃的女星不再迫于市场的压力,无视自己真正有内涵的美,能在真正适合的角色中大放光彩。
也愿你我都能学会欣赏不同的美,也都能欣然接受不同年龄阶段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