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

行走在自我改变中

2018-08-23  本文已影响8人  简单生活enjoylily
行走在自我改变中

陈海贤老师在得到平台上开设的《自我发展心理学》是我在线上订阅的课程中,自主学习最认真的课程。课程虽然还没有完全更新完毕,但相关内容己经几度引起我的共鸣。学习时我除了聆听陈老师的课程之外,一般都会二刷文字稿,三刷留言评论区,有时还会回头再刷一遍课程案例,对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的内容,还会写下一点阅读心得或参于留言评论。

《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曾在书里提到: 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对一个知识的把握足够深刻,理解的感觉很多时候只是假象。学会反问自己对知识到底把握了多少,很有价值。所以有时间就应该总结总结最近得到的新知识。

今天我就把陈老师课程中让我颇有收获感的内容简单梳理一下。

一、认识心理舒适区的本质

心理舒适区它并不代表真正舒适的感觉,也不意味着熟悉的环境,它是我们最常用、最熟悉的应对问题和环境的方式。

心理舒适区带来得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有控制感,这也是人类安全感的来源。因为大部分旧的常用方式,最初就是用来应对焦虑和恐惧的。走出我们的心理舒适区意味着要放下原来的武器,重新面对焦虑和恐惧,一时难以改变是正常的。

回想一下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应该是在焦虑的时候不断去学习打卡新鲜的内容,而不去直面真正存在的问题。就像有了战术上不断学习的勤奋感,就能掩盖战略上始终不清楚自己前进方向和目标所在的懒惰一样。

陈老师在课程中也提到了走出舒适区的方法是积极创造新的应对方式,让自己在新的方式中有产生美好快乐的感觉,并能从中积累新经验替代老方法,这就是学习自我发展改变的意义所在。

二、看见自己错误的内心假设

在人们日常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坚定的重大自我假设。那些内心里自认为天经地义的假设大多来自人们的价值观,过去工作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旧有经验。比如我很内向,所以工作中交不到朋友;比如我的原生家庭不幸福,所以我的婚姻也会存在问题;比如我不能给上级提意见,这样容易被他们穿小鞋……我们常常以为这些是人们的共识或常识,但往往这只是我们的片面想法。

有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常常反思这种假设的真实性,因为这些假设都藏得很深,所以我们会把它当成常识。一旦它们被看见或者你采取新的行为检验它,比较两者的差异性获得新经验时,原有的错误认知就会松动,改变也会随之发生。

三、放下无谓的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每个人心里是不是都有这样那样的应该思维存在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消极情绪就是应该思维的一种反应。

我们把应该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这类应该思维体现为对社会和他人是否理解体谅;另一种,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这类应该思维,一方面是对自己有要求,一方面是希望符合社会或他人期待。

我非常了解那种心里没有特别想做成的事,只希望自己保持努力状态本身这种感觉,这可能就是我的应该思维所在。就像陈老师说的,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自己来设计的事实。世界有很多不公平,人生有很多不如意,学会区分愿望和现实的不同,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四、学会倾听他人很重要

人们对倾听他人的理解,经常停留在不能只顾自己喋喋不休地讲,不能别人没说完就抢别人的话说,要有耐心这一个层次。但其实倾听的要诀在于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不知道。

在亲密关系或亲子关系中,我们时常会陷入有意愿倾听又不知如何正确倾听的尴尬境地。每次交流时听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话总会忍不住解释和反驳,纠其原因就是永远放不下自己心里的经验,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套用别人的行为。我们要牢记倾听的要诀: 其实你不知道的还很多,答案在别人心里。

以上几点是我近期的收获,当然学习过程中,有时我也会对老师课程中的内容产生困惑和不解。比如"小步子原理"中的"关注当下"和"行动的张力"里的"目标感"哪一个更重要;天道酬勤和事与愿违怎么平衡;应该思维和美好愿望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这些疑惑的存在可能也是陈老师所说的思维弹性所在吧。

世间事物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的过程,就是我们思考、总结和进步的过程。

很多人感慨世界变化太快,跟不上新时代!其实我们应该关注当下能做的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旺盛的求知欲,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底层思维是不容易改变的,也是不怕过时的。改变从心开始,改变由你选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