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及原创作品每周500字读书

读后随感丨《离婚》老舍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46人  1427d0febd61

(1933年 老舍时年34岁《离婚》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提到老舍先生,大部分人第一反应便是《骆驼祥子》。不过最近读的《离婚》可谓是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小说。

         若说作家第一吸引人的品质是什么?虽有众多,不过引我的作家们大多是幽默。初读《离婚》,便被老舍先生的文字功底所深深的折服。老李第一次见到房东马奶奶那番语无伦次的回答逗得我捧腹大笑,拍案叫绝。不仅仅是幽默,更是百分之百的体现了那种“人际交往障碍症”的内心丰富的家伙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为什么好多文科生喜欢现代文学这一块呢?

        想必是很多人很老李吧。

        内心世界丰富,却又不屑于表达;极为他人着想,却又非常自我;向往不切实际,却又墨守成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好榜样,极端、矛盾、逃避、自己跟自己较劲,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又对无法实现的生活无奈。想太多,做不到,被现实所羁绊。

        他嫌妻子是农村人吧,他自己也从农村走出。

        他嫌妻子不会礼仪吧,他自己倒不如妻子会变通。

        他觉得张大哥助纣为虐吧,最后却只有他在帮他。

        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让他痛苦,想改变却又无力,恐怕只有逃避吧。不过,辞职回乡也会有新的苦痛。他的苦痛不来源与外部环境,来源于他自己。就像晕车一样,他对外部世过于敏感,在现实这辆汽车中,恶心,呕吐,眩晕……

        这种人不仅20世纪初与,其实21世纪也有。在喧嚣的社会下,这一小撮人高冷,孤寂,对当前的科幻、魔幻、玄幻各种幻产生了失望的幻觉,觉得自己孤立无援,于是只有隔时隔空,与现代的作家交流,在他们的作品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让自己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丁二爷。他要杀小赵之前,与老李的话让我梗咽了。他是张大哥口中的懦夫,是众人口中的懦夫,却是解决问题的英雄。他为了报恩而杀小赵,却也为了自己而杀小赵。杀小赵让他感到自己不再被大半生的压力压住自己,出了一口气,如果自己当年这样会怎样?如果他不杀,老李又会不会杀小赵?

        再说小赵,看似风光,实则有些被迫害妄想狂。最后他对秀珍是不是真的动了情呢?其实我觉得提到婚姻的话,是不看感情看人品的。

        读完作品之后,去翻影视作品。1992年的葛大爷曾主演过这部作品,很忠实于原著,也填充了很多作者提过却未曾自信描写过的情节,很合理。不过从电视剧这个角度切入,又觉得老李是很多男人的一个常态,一个自己生闷气,不善表达的丈夫,一个随和讲义气的老实人。

        如果没有读过原著,直接看电视剧,那讲完全不是一个感觉,就体会不到老李的心境,不知道这样一个表现的男人内心是如此的复杂纠结。同理,影视作品,名著缩写,文学批评和原著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作品,每种形式下,读者能了解的东西自然是不一样的。最能了解作者意愿的还是原著。

        至少,以我浅薄的阅读量觉得,老舍先生这部作品是一部相当幽默,一句废话都没有的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