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下别人的好意,也是一种修养
1
小曼结婚那年中秋,准备陪老公去看望夫家外婆。除了些许紧张,就是用心想着给她老人家带点什么礼物。
小曼所在的县城有种特色月饼,松软可口,微甜不腻,刚好适合老人家吃。这种月饼在县城里到处都有,但为了买到最新鲜最正宗的,小曼特地驱车一个小时去厂家选购。
晚上,小曼高高兴兴地跟着老公来到外婆家。新媳妇上门,外婆很开心。老公递过手中的月饼给外婆说“这是你孙媳妇给你带的特色月饼,祝您中秋节快乐”,外婆轻叹了一声说“我不能吃月饼,前两天检查说血糖偏高”,便把接过的月饼放在一边,小曼有点失落。
走的时候,外婆拉着小曼的手说“这些月饼你们带回去吧,我不能吃,别浪费了”,小曼不知所措,很懊恼自己事先没问清楚外婆能不能吃月饼!
老公说“你不能吃,那就送给邻居吃吧,下次我们再买你爱吃的”,外婆说“中秋节家家都不缺月饼,别浪费别浪费”,这样推脱着,小曼只好把月饼纹丝不动地带回来。
虽然老公宽慰说外婆一向节俭,怕浪费,并没有嫌弃的意思,但她还是暗自神伤,第一次见老人家就显得自己做事不够周到。
回家后,婆婆看到小曼有点低落,又看到手中的月饼,老公简单说了下缘由。婆婆放下手中的活,回房间就给外婆打电话告知她外孙跟孙媳回到家了,然后委婉地说“小曼新媳妇上门,无论如何你也得先接了人家的礼物啊,宁愿浪费也别伤了孩子一番好意!”
我们赶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物产丰富,不再缺衣少食,而一份美好的心意远比物质珍贵。
2
我们客家人的婚俗中有道很神圣的仪式——喝新人的四手茶。新郎新娘一起四手端着茶盘,给宾客敬茶,而宾客也一定要双手接茶,以示礼貌。
小时候,奶奶说“如果新娘子给你发喜糖,一定要记得双手接起来,不要拒绝”,以前大人怎么教就怎么做,没有过多思考。
长大后才明白这些礼节的神圣所在,不拒绝,欢心接受,是一种尊重,也是对新人的悦纳,双手相接也表示对美好心意的回应和祝福。
3
有人说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所以人人设限,心心设防。
我刚毕业那年,在一家单位实习,那时我有点低血糖,所以包里经常放有巧克力棒棒糖之类的零食。
一天,同事五六岁的孩子在单位玩,我便拿了根棒棒糖递给她,她接过就气冲冲地一扔,我正纳闷间,她妈妈过来了,小女孩对着我大声喊“妈妈,她是坏人”,我木然地站着,摸不着头脑。
后面,同事解释说是因为她平时教小孩不能吃别人给的东西,不然会被坏人带走!
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我们其实都在努力学习如何拒绝,认为拒绝是自我防护的一种能力,而接受似乎代表着弱势、无助甚至无能。
4
去年朋友圈热传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建议家长要告诉小孩,如果遇到什么危险,第一时间找警察。面对小孩的时候,大人会惯常性地犯一种错误,当小孩调皮捣蛋的时候,习惯说‘’再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你看,警察叔叔在抓坏蛋‘’,大人告诉小孩警察是抓坏人的,却往往忘了告诉孩子警察也是保护人的。所以,小孩子意识中便对警察产生了畏惧,遇到危险不懂得找警察。
我们怕孩子受到伤害,为此设了一层一层的防护网,告诉他怎么抗拒别人远离潜在的风险,却往往忽略了教他如何学会靠近别人接受善意。
5
以前在一篇纪实文学里看过一个感人的故事细节。大概是解放时期,一位领导去农村考察工作,一户农家主人热情地舀了一碗水出来给领导解渴,身边的卫士一看碗里沾满了糠屑,正要说什么的时候,那位领导一把端过来喝了下去。其实领导也看到了,他只是以善意接受别人的好意,避免让那农民的好意变得难堪。
如果说拒绝是一种能力,那懂得接受却是一种修养。
6
当然接受,并不是一味地享受别人的馈赠,也不是盲目的消遣他人的好意,而是适度合情的悦纳。
关于林徽因的感情故事,我很倾佩敬仰的一点正是她既懂得拒绝,也善于接受,在拒绝和接受之间,温和有力。
她拒绝了徐志摩的爱恋,接受了他的诗意和才情;拒绝了金岳霖的爱慕,接受了他的倾慕和欣赏,而爱情,她却只接受了丈夫梁思成所给予的。拒绝和接受,既不含糊也不武断。
她开诚布公地对待爱人,赤城坦荡地对待爱情。既没有因为爱情而纠葛不清,也没有因为爱情而伤了和气。
不管是徐志摩还是金岳霖,在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间,友情、亲情、爱情,都做到本色神圣地依然在那里。
7
而相比我们时下的感情,有多少爱在拒绝和接受间残酷地非生即灭!
一段感情拒绝了,不是心生怨恨就是老死不相往来;一个人拒绝了,就全盘否定,此生不继。
既然有人装满爱送你玫瑰,你拒绝了爱,可以把花留下,免得人家伤了自己伤了花;你拒绝了玫瑰,还可以谢谢赏识,把好意留下。
玫瑰做媒,不成,也不必倒刺伤人,手留余香多好。
图片由曼兮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