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我们……我希望你,需要我。学习

你苟且生活才苟且,你诗意生活就是远方。

2016-05-30  本文已影响5170人  Rainven宜儿
远方远兮,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用心去感知平常又细致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品质投入足够的热情,苟且的日子也总能在发出诗意的光芒,当我们在世俗的暗黑里喘不过气的时候,脱离出来,享受一段精神上的欢愉,好好地,过生活。

早上老公发来一个链接,一个90后女孩花1600元租下一个两层毛坯房,花了3万元照着自己的理想栖居对其进行大改造,然后在知乎里回答了“喜欢宅的人,如何把家里装修成全世界最舒服的地方”,最后火遍网络社交平台。

这个帖子经受的质疑也不少,看着满柜的名牌包包和鞋子,宁愿相信3万只是博眼球的标题党罢了,但到底是30万还是多少我无欲深究,倒是她说的一句话蛮能引起我共鸣。

她说“我的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

想起我们也曾有过的租房岁月,那段蜗居城市一隅,租着房,相依相靠红尘作伴的日子,尽管颠沛流离,但丝毫不缺归属感。

那年我刚毕业,老公为了和我在一起刚从青岛原单位辞职南下。我们在广州,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与人合租在一个老旧的居民楼里,八楼,没电梯,住在套间里卧,带着小阳台和独立卫生间。刚搬进去的时候,屋里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黑白灰的色调,破旧黯淡的像是漆了墙面的毛坯房。

但“在一起”抵御住了所有现实的“不如意”,冰冷简陋的房间并没有浇灭我们对生活的热诚之心。我买来墙纸、置物架、相片墙,鲜花,两个人一起布置鼓捣,将原本暗沉无趣的房子呼啦一下魔术般变成了温暖有趣的“我们的家”。

为了不和同住的小情侣共用一个厨房,我们将小阳台一分为二,一半空间搭建成简易小厨房平日里做些饭菜;另一半鼓捣成家庭小影院。吃完晚饭,我穿着小白裙,他穿着灰背心,坐在阳台,你一口我一口一起勺着一个小西瓜看看小电影,抬头就能看到星星和月亮。

那时候过日子像是过家家,但幸福真的要溢出来了。

周末去市场端来几盆绿植,悉心照料,把每一片叶子都擦的油绿, 绿萝放在阳台,茉莉养在床边的小窗台上。夏日夜晚我们相拥而卧,侃侃笑谈,清凉夜风一吹,带些花香,生活如山涧泉水一样咕咕咚咚纯澈甘冽。

他加班的时候,我坐在床边画他的侧脸肖像,画好了贴在书桌前面的空白墙壁上;看书的时候,把里面附赠的世界地图裁下来,标注上未来我们要去的地方粘在床头……就这样一幅幅、一张张,慢慢贴满了我们的出租屋。

未来看起来很远,但日子啊,鲜活又有希望。

他上班的地方离我们租的房子很近,每天走路15分钟就能到家。下班回来的路上他不忘给我捎上一束新鲜的百合或小雏菊,我会细心的把每一支花剪枝去叶,养在玻璃瓶里,分插在小家各个角落。有时也顺手摘一朵当做书签夹进正在看的书本里头。

很多年之后,整理旧书看到早已风干、脉络清晰的干花,想起那段一无所有、却又拥有过全世界般的如水岁月,忽而就暖了心房。

后来,我们辗转换过几个租所,但没有辜负每一个生活过的地方, 每一次气喘吁吁的打包整理之后我们又会重新张罗起锅碗瓢盆的协奏曲,在陋室开辟出新的幸福疆土,在里头恣意涂抹喜欢的色彩,用诗意的情怀面对日复一日的平凡日子,幸福最大化的尝试了每一种生活里尽可能的美好。

虽然,生活不会有满分的幸福,只是当我们再说起那段生活,很少会提及上下8楼的大汗淋漓、洗了一半澡顶着一头泡沫突然停掉的热水、阳台上排着长队搬家的蚂蚁,我们总笑着说起夜晚手拉着手在楼下广场散步的清凉惬意,买来食材坐在阳台围着电磁炉吃火锅的快乐,随心所欲把小画儿贴的满屋子都是的任性。

那时候他工作总是辛苦疲惫,一个人赚钱两个人花,生活并不宽裕,理想似乎还很远,但回到家,看到墙上的画,瓶子里的花,身边的她,心就落了地,幸福也生了芽。

有花的日子

后来我们终于有了人生第一套房子,带着一个小小的院子,涂着白色油漆的木质栅栏,门前两颗木瓜树,一到结果子的季节就缀满黄澄澄的木瓜,院子里还种了黄皮、桂圆、小玫瑰、桂花,在一个安逸的城市里拥有一个种满花树果树的小院子一直是我梦想中的事,没想竟然在这座钢筋混泥土的都市一隅实现了。

有了这个房子,我们的幸福更是妥妥的安放了,我们买来床、买来书柜、为选择纯色窗帘还是百褶帘犹豫良久、精心挑选每一张照片墙的相片……我们把院落里的树重新归置载重,种上了厚厚的玉龙草地皮,沿着白栅栏栽下一排绣球花,捡来大石子绕着小花园整整埋了一圈,院落门口用大理石铺了一条小路。最后,老公也不知从哪里搬来两块半米宽的石块,寻思着要在上面刻上【宜园】。

你可以尽一切言辞去形容拥有一个院落的小家是多么美好, 就像是儿时读过的童话故事照进了现实生活,我们乐此不疲的在这个童话小家折腾着、幸福着。

我们那个小区里住一楼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个院子,平日里散步我和老公最爱到处溜达,看看别人家的院落设计,从而去猜测那家人的生活。有的人家不仅养花种树,还做了庭院,人工池子里开着小花养了小鱼;有的人家在院落的石墙上挂着书法水墨画,玻璃棚架下养着叽叽喳喳的小鸟和慵懒的猫咪……虽是寻常人家,但处处都有生活情趣。

倒是我们小家这一排住户里有一个例外,最靠林荫小路的那户人家,得天独厚的拥有一个最方正也最大的院落,但奇怪的是院落里常年杂草丛生,没有任何后期修整,一副衰败破乱迹象。起初我以为是因为那里没有住人,但时常晾挂在院子里的衣服又表明是有人居住着的。

再后来,有一回我听到外边传来很大的争吵斥责声,广东人的白话又快又饶舌,我听的并不是特别清晰,大意是谁家的藤蔓长势太好,挤进了谁家的院子。我好奇的从院子里探出头来张望,看到最边上的那户人家正气势汹汹的和隔壁人家在理论,也是这一回我才得以瞧见那家院落的主人。回了家我跟老公说“原来就是最边上那家人在吵闹呢!”,老公噢的一声,像早猜到了似的心知肚明。

不能以偏概全的去说,没有诗意就不懂生活、院落不美的人家一定不幸福,但反过来说却是行得通的,心胸狭隘冷漠的人很难料理出一个可爱又花果满园的小院落。

我们邻居住了一对老夫妻,两口子都是大学里的音乐教师。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刚刚搬过来的时候提了水果去拜访他们。房间整洁干净,茶几上的花瓶里插着几支鲜花,阳台上摆放着一架钢琴,正在吃饭的他们热情招呼我们坐下,老太太给我说她今天做了香菇炖鸡,小油菜,老爷子得意的拉着我们看他们的小院落,有个小池子养着小鱼儿,他们可爱的孙女每次来了都要在这里钓鱼,还种了些月季花、小雏菊……虽算不得多么精致的布局,倒也是寻常人家的雅致情趣。

正式住过来以后,我们经常能在傍晚时分听到隔壁传来老爷子悠悠的风琴声,老奶奶在一旁和声哼唱,有时候还会聚集一小拨老年人边坐在院落纳凉边开着小型演唱会,良好的生活情趣不仅让自己活的赏心悦目,也让周围的人被感染到幸福和快乐。

他们的世界里远方太远,但生活着的每一天都不乏诗意。

虽然,住久了后,也会发现隔壁老奶奶身上不免也有些那个年代的人难以避免的世故和爱探是非。比如,我总能从她那里知道谁谁谁家又发生了什么鸡零狗碎的小事,她也时常来问我要看完的报纸书籍拿去卖,顺便也会问问我什么时候要小孩之类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她在我心里依然是个有趣的老太太,是个顶幸福的小女人。

后来因为老公工作的关系,我们暂时搬离了那里,把房子租了出去,隔个半载时光我们又会回去看看小家。每次遇见隔壁老太太,她都告诉我们,她浇花的时候还会把水管朝我们院子里洒洒,帮我们的花花草草浇浇水,我跟她说我们生了个女儿,很可爱,她笑着和我们道喜。

倾心于生活的人,生活过的总不会太糟糕。

我们的家

我有一个闺蜜,我们彼此称为达令“Darling”,她大学毕业后回了老家,嫁得良人,也和我一样,没有太大志趣,喜欢晒晒生活晾晾恩爱,小日子过得也是甜美。

去年她生了孩子,因为老公姓林,所以儿子叫木木。木木开始吃辅食后,每天都看到她在朋友圈晒辅食搭配,普通人家的一日三餐、土豆、番茄、青菜、水果,在她手里都鲜活了起来,铺上文艺精致的桌布、摆上造型各异的小盘小勺、盛着动物形状的水果,营养均衡颜色各异的蔬菜……美的让人不忍心吃掉。

每每看到那些精心摆弄的辅食大餐,脑海里就回荡着那句“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谁都知道,饭菜无论怎么好看,吃进嘴里都一样,孩子都会健健康康的长大。但至少,闺蜜在摆弄这些餐餐盘盘的时候,她的内心是充满爱的,这不仅是木木长身体的营养来源,也是闺蜜纳悦自己、倾注母爱的过程。

而木木,他会和所有其他可爱的小朋友一样慢慢长大,他不会因为吃了这顿好看的饭菜而不再大哭、而开始睡整觉,但这些妈妈精心搭配、充满童趣的美食却滋养了他最初的审美情怀。

给孩子美的启蒙有很多途径,辅食不过是无数方式中的一种。我们终究得通过一种方式来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很美。一起读绘本感知童话里的真善美,一起做烘焙用樱桃草莓装饰甜点、一起亲子游感受好山好水……也许你会说,可是,世上还有假恶丑,孩子太天真不就太傻了?但那些,我真的觉着不用太急,童年感受更多的美,也是成年后抵御世事无常的有力武器。

闺蜜的辅食

中国最后一位名媛——郑念女士,美的异乎寻常。她自小家境优渥,早年受过良好教育,后来嫁给一位外交官,生下可爱女儿,生活精致和美,她的家被形容为“ 是这个色彩贫乏的城市中一方充满幽雅高尚情趣的绿洲”。


但一场文革飓风的到来摧毁了这一切,被抄家、中年丧夫、女儿被迫害致死,她也锒铛入狱,在狱中被审讯被拷打,皮开肉绽。但她在那种极端冷酷孤寂的牢狱里依旧会刷干净每一寸地面,以使自己生存着像个人一样,不断背诵唐诗宋词以求得精神片刻的欢愉,靠着精神世界里对诗意人生的不灭之心抵抗世事的假恶丑,直至最后平反出狱。

之后她去了美国,独自一个人适应新国度的环境,看书,演讲,并写下了自传回忆录《 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程乃珊回忆第一次与当时已74岁的郑念女士见面时的情境:

“开着一辆白色的日本车,穿着一身藕色胸前有飘带的真丝衬衫和灰色丝质长裤,黑平跟尖头皮鞋,一头银发,她是那样漂亮,特别那双眼睛,虽历经风侵霜蚀,目光仍明亮敏锐,只是眼袋很沉幽,那是负载着往事悲情的遗痕吧”

这位中国最后的名媛最后以94岁高龄于美国长辞于世,结束了苦难缠身却又诗意传奇的一生。

郑念女士

传奇毕竟是个别,芸芸众生里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大同小异,工作的疲于奔命,居家的柴米油盐,有了孩子屎尿屁哭,苟且的日子一望不到尽头,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诗意的审美的生活,是矫情无用的,无法为生活买单的。

朱光潜也曾说过: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差距。

嘈杂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在朝圣远方的诗意, 忙碌纷扰的现实却总将我们困于眼下的苟且,租房的想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再好好归置整理、单身的想等我哪天遇上此生真爱就不会再苦逼、窝在家里的想有钱了我也要欧洲美洲走个遍、朝九晚五的想等我创业了再好好为自己打工、备孕无果的想着等我有宝宝了就能从此尽享天伦之乐、可是被孩子耗住的我,也在想宝宝你快长大吧妈妈想要重返诗意人生(对,这个人是我)……

好像到了“那一天”,所有现实的不如意都会自行消失,眼下所有的平淡无趣纠结苦逼都统统烟消云散,只剩下充满诗意的生活,并且拥有一劳永逸的幸福,房间再也没有脏乱差,朋友圈不再只有羡慕嫉妒恨,孩子再也不会屎尿哭,天空出现彩虹并常年不落,王子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山的那边还是山,远方的那头还有更远的地方。

想过很多远方,却依然过不好这一个苟且。我们心心念念,日夜期盼的“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其实可以试着过的更好一点。就像旅行并不是一定要到了目的地才有好风光,从计划出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在路上了。像对待远方那样生活在现实的苟且里,其实我们已经在远方栖居了。

我也是在奶娃的苟且日子里摸爬滚打后的某天,突然明白,我所想要的诗意和远方,是等不来的。换个心境,感怀万物的去生活,与文字为伍,同诗意作伴,我手写我心,也是诗意所在。

远方远兮,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用心去感知平常又细致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品质投入足够的热情,苟且的日子也总能在发出诗意的光芒,让我们在世俗的暗黑里喘不过气的时候,能够脱离出来,享受一段精神上的欢愉,好好地,过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