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教会我的事
20/1000。
我是弼马。
今天讲几句关于点评的事。
还是学员的时候,非常仰慕点评官,
觉得这个职位是通往才华升级大门的钥匙。
在我还没开始接触点评工作的时候,
对一篇文章的评价只有两个词:“垃圾”和“牛掰”。
在我刚开始做点评官的时候,
一直对点评这件事有误解。
可能因为每日推荐语的原因,
我觉得点评的奥义就是“夸”。
不问原因的赞赏。
于是我的痛苦之旅开始了。
我每天在打卡文章中,挑挑拣拣,
找出不错的,然后开始绞尽脑汁的“夸”。
“逻辑严谨、语句流畅、脑洞清奇、题目吸睛…”这种无灵魂的话已经成为惯用模版。
有时候挑不出文章文笔的亮点来,我也要夸!
“排版美观!语音好听!真情流露…”
...我很累,被点评的人也很心累。
写得不错的人,沾沾自喜,
陷入雷同的写作模式不能自拔,
反反复复的套模版,再无突破。
写得不好的人,干脆置之不理,
或者说还能见缝插针挑几句好话。
虽然好话坏话别人照单全收,
但是文章的最终呈现,没眼看。
累惨之后突然醒悟,觉得这样夸下去不是个办法,这样的点评又水又浪费时间。无益于他人更无益于自己。
说心里话,“挑刺”于一篇好文章也许很“费力”,但赞赏一篇不成熟的文章更“费力”。
估计被点评的人心里也在嘀咕:这什么玩意儿。
后来有次对于一篇写的实在混乱的文章给予痛斥,从头到尾揪出种种问题,做好被拉黑的心理准备,结果却被上门感谢,说十分受用。
这次偶发事件又让我大剌剌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叫“眼里不容一粒沙”。
我开始看见文章有问题就毫不留情痛批,
并且言语犀利,措辞刻薄,
举着帮人进步的盾牌一直勇往无前。
直到遇见一次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的群殴大会。
选一篇文章,再选定正反方,正方负责“送花”,反方负责“拍砖”,以辩论的形式点评。
我本来是打算去吃瓜的,事先也没有准备稿子。
但是正反方互辩之间突然激发了我的“战斗欲”。
一时觉得头脑发热,
上去怒敲数百字,痛斥这篇文章种种。
字字刻薄,字字偏激,字字带刺。
等我甩出去的时候时间刚好截止,
我那一大段,大剌剌的停留在屏幕上等着投票结果。
这让人窒息的画面我到现在还记得,
这得是多么苦大仇深的场面。
被点评的人心里怕是一万个:
你算什么玩意儿。
后来活动结束时候,组织者出来总结。
有句话我很触动:“我们点评并不是为了骂人,伤人,讽刺人,挖苦人,而是去帮人改进。”
所有不以帮人改进为目的的点评都是耍流氓。
所有不给予改进建议的点评都该挨板子。
那次之后我反思良久,
突然觉得自己在点评这条路上,走歪了不止一点。
想想我自己当初怯生生把文章拿给点评官看的时候,心里期望些什么样的回馈呢。
希望被表扬?希望被痛斥缺点?
或是希望无论如何,自己的文章能得以进步呢?
这样反过来一捋,我自己好像有了那么一点思绪。
最近,也凑热闹点评一些文章,
突然发现看文章和点评文章完全是两码事。
就像你看一部电影,和思考这部电影是如何去拍是两码事一样。
平时草草的浏览,
文章就像流水般从脑中滑过,几乎不留痕迹。
而当我带着一颗,要深剖这篇文章的态度来看的时候,
却在下意识的去拆解它,
试着去揣摩作者的用意,试着去体验作者的角度。
这种感觉很奇妙,好像给了一篇文章新的生命。
为真正“好”的部分鼓掌,为了变得“更好”而真诚的献言。
千人千态,不可主观,偏执,刻薄。
需包容,真诚,谦卑又敢言。
做人,亦是如此。
最近正在琢磨点一点比较亲近熟悉的人的文章或者是跳出圈来点自己的文章。
点人点人,点服自己再去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