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英教写作”公众号上稿备选区

我的破执之路

2022-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汐暮

曾经我是一个特别执着的人,什么都要坚持自己,以我为中心。不懂得随顺因缘、世间规则,反而认为世界太复杂,只想逃避。人若太固执己见,就会被外相蒙蔽,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于是就会变得愚痴。所以,老子说:“自见者不明。”

这些年通过读书,我对事物有了新的认识。人要有自我,不应该被世界裹挟,但是不能固执己见,活在自己的真相里。不执着于自己的想法,懂得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才能破除对固执己见的执着。

《道德经》有云:“甚爱必大费”。你越在乎什么,越爱什么,它就会握住你生命的把柄,总有一天要让你付出惨痛得代价。关于这一点,我早也深受其害了。

雪漠老师说:“爱而生苦。人一旦有了执着的东西,就要想办法破除,无论对地方,还是对人都不能过度依赖,否则你就会以为那是属于你的。一旦发生变化,就会痛苦。”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和无常才是恒常。

这让我突然醒悟,原来自己的很多痛苦就是因为执着的存在,却以为是外界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些执着,又有谁能伤害我。

这时候,我有了对执着危害性的认识。只是不知道如何能让自己没有执着。

几个月前的一天,周老师在写作群里说,他很喜欢书,但是为了破除执着,这些年开始把书送人。他的话点醒了我。

现在,我最爱的东西就是书、花、鸟。

我一直舍不得把好东西分享给别人,这就如割下身上的肉那样疼。“我的,我的,这是我的。”  都是有“我”的存在,所以不舍,就想一直抓住不放。一旦发生不随自己心愿的变化,就痛苦不堪,抱怨连天。

为了破除执着,我也学习周老师把书送人。书在我心里是圣洁,尊贵,不可亵渎的东西。读过的书就是走过的路,就是我的存在,要送给他人,实在太难。

自从开始送书以后,对书的执着就变少了。这几个月,送了几十本书出去以后,不那么心疼了。有些特别舍不得的书,我会找到真正懂得爱它的人后再送出去。

我的三棵牡丹,因为被先生送一棵给他朋友。我伤心,痛苦,好像把心挖走了。那一刻深深体会到了,花也能让人如此痛苦。

于是,又开始破除对花的执着。把喜欢的花,都分享一点给需要的人。由于开始送花,很多人来我家要花,虽然心疼,但是送过了就发现执着少了。

对鸟的执着也是我的一大痛苦。曾经为了保护几个鸟蛋和别人吵架,但鸟蛋是大自然的,别人要吃它,我能管得着吗。他人还以为我是神经病。最后鸟蛋还是被她摔在地上。我看到小鸟在里面都已经成形了,那种感受实在难以承受。

我因此对这个人恨之入骨,总想办法要报复她。人一旦有了报复之心就会找各种理由对他人落井下石。这让自己也变得非常可怕,越陷越深。

今年为了救下别人逮住的一只小鸟,我采取了其他办法,终于让它获得自由。那一刻,我既然舍得把朋友送的,自己最喜欢的礼物送给她表示感谢。这也算又破除了一个对物的执着。

现在我懂了对鸟儿只能尽力而为。我管不了别人,鸟儿不是我的东西,自有它的法则。我能做的是尽力保护它们,倡导他人爱鸟,爱大自然。不要执着于让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对待它们。

破除执着这么久了,心里确实烦恼少了很多,固执己见也少了,以为自己修为有点长进了。

昨日遇见一件事,才发现我依然执着,自己心里认为尊贵,敬重,不可侵犯的东西,是一点也不能相让,哪怕只是表相上做出一点变化和妥协,我也承受不了,一旦做出让步就痛苦,又把自己陷进去。而我执着的就是自己的念头和外相。而事实上很多东西,本心的存在才是重要的。

这实在太可怕了。突然发现自己的执着是一个又一个。破除了旧的又来新的,这一个破了,可能又会来下一个。只要有“我”的存在,执着就会一直有。

修行不是一条嘴巴上说“修行”就能修的路,踏上去了,才发现荆棘丛生,越行越艰难。事事都能发现自己的贪念在里面。

每一步都要走得如履薄冰,谨慎小心,时刻警觉自己。很多时候,事情发生时根本无法察觉,只有过了才能看透。这就是为什么要日日反省,事事炼心,对自己容不得半点敷衍了事。

不论读了多少书,明白了多少道理,不遇事练一练,根本不知道自己懂没懂。只有磨炼过了,领悟了,才是真的懂了。

“生活中发生的所有的事,都是对心的磨炼、对心的历练,不磨炼、不历练,知识和道理就不会变成成熟的智慧。只有智慧成熟了,很多事情就能看开了,这时候,无论世界怎么样,您都不会改变心的清净与自有。”

执着虽然可怕,看到了就不可怕了。破除执着虽然很难,敢于去破除了就不难了。最可怕的是你看不到执着,却又一直在执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