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你对100个成长故事——9,过敏
我曾经一度觉得只记录宝宝的成长,是不是会比较单调。后来写着写着就去写别的主题。可是别的主题又没有什么好写的。就这样拖啊拖的,到现在成长故事也没写几篇,别的主题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对,现在007都快坚持不住了。
有一天,我突然就顿悟了。
所谓一生一事,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就是告诉我们专注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如果我一直坚持写成长故事,也许这也是我的一个文章风格体系呀。
所以我又回来了。继续记录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那点事
—————————————正文的分割线—————————————
一谈到过敏,我是非常紧张的。因为我觉得一旦过敏,就不可逆了。我很害怕孩子带着终身过敏的标签,饮食、日常活动、身处的环境,都会因此而受影响。
所以这次桃宝眼睛和鼻子过敏,我是带有一种鸵鸟的逃避心态,以为自己不承认,不接受,那症状就可以不被确诊为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
7月中,我们搬到了新家。新家是精装修,散了两年的味道。只有整体衣柜、书柜、餐边柜是今年春天新做的,散味大概4个月。
7月底,桃宝开始偶尔表示她眼睛疼,我起初没有当回事,只是会让她闭上眼睛,用湿毛巾擦一擦。到了8月初,我们去医院挂了普通号,看了一次,开了眼药水,但是回家我也没有坚持给她滴。8月中旬,桃宝的眼睛就已经经常性的发红,整个白眼球布满细细的红血丝,有时候出去玩的累了,眼眶也会隐隐泛红。我和爸爸开始着急了。爸爸焦虑的认为是甲醛过敏,已经在盘算着进行花钱找机构来家里除甲醛。我也开始浏览室内新风机。
8月下旬和9月初,我们分别去了两个医院,都是眼科专科医院,并且都是专家号。这两次下来,结果都是一样的——过敏性结膜炎。但是医生的话给我们了新的定心丸——甲醛等家具中的化学物质,不是过敏源,而是激发了体内的过敏因子,导致孩子对某某东西产生了过敏。这时,我和爸爸对于新家的那些愧疚感减轻了。
紧接着我们又马不停蹄的看了耳鼻喉的专家。可以说整个8月的周末都是在看病中度过的。到了耳鼻喉的诊室门口,我们看到了一系列专业的鼻子内窥镜的设备,墙上还贴着家长要如何抱着患儿,如何板着头,好让医生检查。排在我们前面的那个小朋友,可能有3岁,哭的撕心裂肺,家长怎么也板不住身体,挣扎的厉害。我就赶紧给桃宝打心理预防针:一会儿检查会疼哈,但是疼的时间很短暂,如果使劲哭闹,就会导致检查无法很快完成,那么就疼得时间更长。桃宝一脸严肃但是也接受了。结果事情总是这样,排很久很久的队伍,前面每个人都要花很久时间,一到我们这,就立刻完事。医生甚至没有用那些仪器,只是用脑门上戴的一个检查用的眼镜,让桃宝抬头,医生看了2秒钟桃宝的鼻腔,问了一些问题,诊断就结束了。确诊就是过敏性鼻炎,按时用药把。出了诊室,我和宝爸都很担忧,因为药物里面有激素,但是不用这个,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鼻炎已经严重导致她呼吸不畅,用嘴巴呼吸了。但是桃宝却非常开心,蹦跳着跟我说:妈妈,我刚才没有哭闹,我很厉害吧!焦虑的我只能苦笑回应。
在回家的路上,接到了桃宝姑姑的电话。说起现在小学里面也有很多孩子有同样的症状,眼睛红,鼻子不通气。听完之后,我们就释然了很多。看来是大环境造成的。不是我们家的甲醛。
现在已经是9月7号了,桃宝的鼻子在用了3天药之后,有了大大的好转。眼睛也不那么红了。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有时间还是要去测一下过敏源,虽然准确度只有80%,而且费用还很高。但是不知道过敏源,就无法预防啊,下个季节交替,也许还会再复发。
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不停的问诊也只是一次次让自己的更清晰问题的所在。要想孩子有一个好身体,必须从源头做起,保证睡眠,饮食多样化,少吃零食,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