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娘亲
母亲节到了,写写我的娘亲
我常常想念我的母亲,因我母亲这两年,在家的时间很短。常时间住在武汉的姐姐家,不过感谢微信视频,一周会和母亲视频聊天,看到母亲,从头到脚都是笑的。
这个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也只有爹和娘了。结婚这么多年,工作这么多年,也只有父母关心自己的身体。虽过不惑之年,可父亲每次打电话还称呼我:“乖。”顿时就让我回到了童年。
童年是快乐的,我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虽然母亲的家族曾是地主,父亲的家族曾是富农。但最终到父母这一辈,都成了地地道道的种地人。
爹娘养育我姐妹五人,大姐研究生毕业,副教授,在大学任教。二姐初中未毕业,投奔到遥远的表姐家。后来回来后,早就结了婚。而我大学毕业,工作在企业。大妹大学毕业,在我县医院工作,并有护师之称号,小妹在幼儿园工作。我姐妹五人,长大后,都成了家,用表弟的话说:“就是五个独立,自主的女性。”
小妹常说:“姐姐,我没有什么朋友,有四个姐姐,比啥朋友都强。”
小时候受穷,人穷志不穷。
这是父亲常说。女孩怎么了,女孩也能顶半边天,花木兰、穆桂英。所以父亲把我当男孩养,告诉我们一定要自立自信,自强。告诉我们,读书是唯一出路。在我们求学路上,父亲和母亲顶着村里人的议论,总觉得女孩终究是别人家的,可父亲从不这么认为。所以父母就有这种想法,再苦再难,也要让我姐妹上学。
而母亲所表达的爱,就是供我们吃穿。也许母亲最暖心的也就是在寒冷的冬天,放学回到家,是一碗热腾腾的饭菜,更有的是缝制厚厚的棉衣。母亲说:“你姐妹五个,冬天没有冻过手,冻过脚。”因为母亲总会给我们缝袖头,专门套在手上。
而我更喜欢是和母亲聊天。母亲是纯朴的,心是非常善良的。小时候,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争吵成了小山村常有的事。而母亲从不会吵架,有的时候,受气,也只有她自己默默地淌泪。
而我长大后,我体谅母亲的苦。因我成为母亲后,更知道育儿的辛劳。何况母亲育五个女儿。
我有七个爷爷,父亲在他这一辈,排行老大。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是时代里,母亲忍受着屈辱,可没有办法。我问过母亲:“有了小妹妹后,还有没有想过再要孩子。”母亲说:“小妹那时出生是立生,很有生命危险。”在那个靠接生婆接生的时代里,母亲感受到了害怕。后来计划生育紧,家被封掉,母亲被迫做了结扎手术。母亲结束了生育生涯。那年,母亲才27岁,却已经是五个年幼孩子的母亲。
每次,母亲去婆婆家。婆婆家村里的人看着精瘦的母亲,就会问:“你咋会恁瘦,没有啥吃吗?”我看着母亲以前的照片,眼睛里就会闪出泪花。
因为母亲个子不低,最瘦的时候才七十多斤。
这就让我想起,大姐考上大学那年。父亲去送姐姐上学,回来后给我们讲,体检的老师告诉父亲,姐姐只有72斤,是不是营养不良。其实我姐妹体质是很好的。
因为母亲从不欠我们吃的。 母亲出手很大方,让我们吃好穿暖,起早贪黑是她的习惯。在我的印象里,母亲从未睡过懒觉。我早上醒来,基本上找不到母亲的身影;我对母亲报喜不报忧,我从不想让母亲担心。
但在我育儿的初期,还是辛苦了我的母亲。
总是无法或者难于想象,母亲在养育我们过程中遭遇的苦。
我写过一篇文章《我最爱喝母亲搅的面疙瘩汤》。因大学最后一年的一学期,我中途回来,母亲盼望着我到家。可路上有点耽搁,我进门喊“妈”的那刻。母亲说的第一句话:“怎么才回来,你爱喝的面汤已经凉了。”那刻,我的眼睛湿润。母亲总是这么关心我。
每次离家,“妈,我走了。”不能回头,却是满眼泪水。
现在母亲六十多岁,身体也没有以前好了。母亲血糖查出高的那天,我晚上就睡不着。我翻了中华食疗,我翻了《把健康送给你》这本书。给母亲定下食谱,让她禁忌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吃一些蛋白高糖量低的食物,不想让母亲身体有不适。因为我也只有到母亲那里,不用动手,不用花钱,还有一口好饭吃。在母亲身边,没有顾忌,那是自由而快乐的,因为在她面前,我还是个孩子。
母亲节到了,我还是晚睡早起,赶着写我的母亲。因在我内心深处,希望我的母亲健健康康的。
妈妈,母亲节快乐!
我的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