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

2018-01-01  本文已影响11人  程序员财富自由之路

    这本书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出生,是一位年轻的以色列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他的上一本书《人类简史》可算得上是“国际畅销书”,被30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还得到过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的书单推荐。

这本书三个观点:

1. 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我们对真实现实的认识,而是我们头脑中虚构的现实,也就是宗教的力量。人文主义就是现代世界的宗教。

2. 科学和人文主义有一个交易,使得我们现在对人文主义的信念越来越强,且要根据这个信念去改造世界和自己。

3. 但是人文主义有个本质缺陷,会让这个故事在未来讲不下去。必须换一个新故事。

第一个观点: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我们对真实现实的认识,而是我们头脑中虚构的现实,也就是宗教的力量,而人文主义就是现代世界的宗教。

1.  欲知未来,必须先了解历史。历史上一直困扰人类的三大问题是饥荒、瘟疫和战争,现在因为科技、经济和政治进步,这三个问题我们都控制住了。但我们智人永不满足,现在正要干三件大事。追求获得永生、追求幸福、直接成神。

2.“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吗?——采集狩猎时代并不认为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农业社会的人认为神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是第二个可宝贵的;进化论一出现,神的说法也被颠覆了,人就需要一个更新的理论,来说明为什么人就比其他动物高级。

注释 :泛灵论  基督教 进化论

3.让人宝贵,强于别的动物的是“意识”吗?。但生物学家解释不了意识,人根本不需要意识,而且动物也有意识。所以“人有意识”,也不能被当成“人是最可宝贵的”的理论依据。

4.人类厉害的,能让人群实现大规模的灵活合作的,不是意识,也不是个人想象出来的主观现实,而是所谓“互联主观(Intersubjectivity)” 。上帝、国家、金钱、公司、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互联主观。

注释:单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多人合作的力量的很强大。 神的安排,国家利益,伦理道德。

5.历史学家最关心的,就是在每一个时期,人们共同想象、虚构出来的故事是什么。而且,我们不但有更强的联合想象,还要用这个虚构的意义去改造世界,甚至改造自己。虚构的比真实的重要得多。

第二个观点,人文主义就是现代世界的宗教。科学和人文主义有一个交易,使得我们现在对人文主义的信念越来越强,且要根据这个信念去改造世界和自己。

1.“宗教”的定义。满足下面这三个特点的,就是宗教:

它有一套号称不是人发明的,而且不能被人改变的道德法规,要求人们必须遵守;

它给人们一个许诺:只要你遵从这套法规,就会有什么什么好处;

它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设想的社会秩序。

西方自由主义者讲的人权,其实就是宗教。

2.  我们不可能光靠科学生活。

3.  科学跟宗教不能互不干涉。

4.  宗教给人提供的道德指引,通常分三步。例如,应该允许堕胎吗?天主教反对任何形式的堕胎就分这么三步:

第一步道德判断:人的生命是神圣的! 对此科学无话可说,你说是神圣的就是神圣的吧。

第二步事实陈述:生命在受孕那一刻就已经产生了,所以哪怕还只是一个受精卵,也不能被堕胎。 这里,科学很有发言权。

第三步道德指引:基于前面的道德判断和事实陈述,天主教要求不能堕胎。

5.以前科学一直在帮助宗教扩大力量,但是从此刻开始,科学开始要敲打宗教了。当前最大的宗教不是别的,正是人文主义。

6人文主义的最大分支:西方国家的主流思想——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倡导我们崇拜人性,用人性取代过去宗教里神的位置,用人的体验,给外部世界制造意义。就是你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经济增长 把蛋糕做大 可以解决道德问题,上帝已死  人文主义

7.人文主义公式:知识 = 体验*敏感度

注释: 意识就是 敏感体验

8.人文主义的三个派别:

自由主义:认为不管是谁,每个人的内心体验都是重要的,都会让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所以你应该赋予所有人自由表达的权利。

社会主义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由主义者太过强调个人的感情,尤其是太过强调了每个人自己的感情。

进化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所有人的情感都重要”根本就不对,有些人就是比另一些人强,我们应该让那些优秀的脱颖而出。

9.这三派的交战,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最后结果是自由主义者胜出。此时此刻向未来看的话,自由主义可就遭遇了危机。

注释:经济交给 市场, 艺术上 每个人的眼睛

第三个观点:但是人文主义有个本质缺陷,会让这个故事在未来讲不下去。必须换一个新故事。

1.自由主义重视每个人的体验,这是基于三个假设:

第一,我有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

第二,这个真实的自我,是完全自由的。也就是说我有自由意志。

第三,没有人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自己,只有我才知道我想要什么,不能让别人替我做决定,不管他是谁。

科学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证据,这三个假设都是错的。

第一个假设:我有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

答案是错的。

左右脑实验,证明人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

“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也证明人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

[体验自我]评估一段经历的时候,对这段经历的长短没有感觉,只在乎这段经历中感受最强烈的部分,和结尾的部分。这叫做“峰值— 结尾规则”。

[叙事自我]一直都在讲故事,让我们感觉自己生活得有意义。

第二个假设:我有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科学家说的自由意志,是人能不能*选择*自己的欲望。

答案是不能。老鼠实验证明,人的欲望并不受意识控制,意识是受欲望控制。

第三个假设:没人比我更了解自己。

答案是错的。

计算机算法就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为了*你自己的利益*,你,我,我们大家,都应该让算法替我们做决定。

自由主义的三个假设全被颠覆,自由主义真没意义了。

2.世界有三个趋势,对应着人的三种不同的命运:

第一种,人工智能如此强大,人作为一个工作者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都没有了,那么政治经济系统就会认为人没有价值。

第二种,也许人类整体还是有价值的,但是每个人作为个体,是没有价值的。

第三种,也许有些个体还是有价值的,但他们是经过了生物学升级改造的“超人”。

3.二十一世纪,全体人类将会被技术进步的趋势给划分为三种人:无用的人、没有自主的人,和神人。

 “无用的人”——工业革命带来了无产阶级,现在人工智能革命也会带来一个新阶层:一个对经济和军事来说都没有用的阶层。

“没有自主的人”——作为一个整体,也许有价值。但是他们作为个体可能还是没有价值,因为他们也许会放弃决策权。

计算机算法跟我们的关系,分三步走:

第一步,算法相当于是我们的身边的先知,也就是一个算命的,你有什么问题问它一下,但是决策权在你手里。

第二步,算法相当于是我们的代理人,你告诉它一个大的方向和原则,它去执行,至于执行过程中一些小的决策,它自己就说了算了。

第三步,算法就成了我们的君主,你索性就什么都听它的了。

“神人”——也许还真有一种人就不受算法控制,而是控制算法。他们是利用生物技术主动升级了的人。

4.科学实验的判断,再加上这三个实践的趋势,自由主义大势已去。二十一世纪正在酝酿新的宗教。一个叫“技术人文主义”,一个叫“数据教”。

5.神人有副作用:人的体验能升级,但是也能降级。市场和经济系统要求他们做出这些升级的同时,也会要求他们把另外一些认知能力给降级。技术人文主义者这条路走到最后将会无所适从。他们会再次面临*意义*危机。

6.从数学角度,我们可以把一个人、一个动物、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国家,都想象成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如果你把每个人都想象成一个处理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信息交流,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整个人类历史,就是给这个系统增加效率的历史。

7. “万物之网”就是新的宗教。这就叫数据教,也可以叫数据主义。

价值观:信息要流动。

戒律:不断生产和消化信息,最大化自己的信息流。

许诺:如果你允许信息自由流动,让万物之网越来越完善,它就能造福每一个人。

8.关注三个大问题:

第一个,生物真的只是一堆算法吗?生命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第二个,智能和意识,到底哪个更有价值?

第三个,如果那些没有意识但是有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是什么样的?

了解历史是为了了解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微信公众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