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本飞鸟集•作业本

院长给的作业

2022-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咸蛋螃蟹

进了啄木鸟文学院,看群里大咖谈看书,有点吃惊,许多书没有读也就罢了,许多人名都没有听过,汗颜。

第一次课上,院长留了两个作业,要求三百字就够,可是这作业不是几个三百字就能交的。

作业一

作业一,院长说写作开始是模仿,要多读多写。让我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家,给一年的时间读其系列作品,完成不少于十篇文章,譬如为什么喜欢,分析文章结构、语言特点等。读书再分析,书得读几遍吧。

我喜欢的愿意读几遍的,关键我不愿意想为什么。而且以前读书是遇见什么顺眼的就拿回来读,没有就盯着一个作者读的习惯。我读《尘埃落定》几遍,《云中记》我就看不下去丢了。看来是时候改改习惯了。

找书不容易,图书馆里有成套作品的不多,好像李碧华的不少,可是都是台版竖排繁体字,还从后面往前翻从右往左看,不符合阅读习惯,读起来不爽不快,借过薄的看完,厚一点的就受不了。

张爱玲的也不少,有台版的有陆版的,只好选她,确实也比较喜欢她的语言。

想自己拥有几本,这样可以乱写乱画,淘宝上一下单吓一跳,运费是书本费的十倍。果断放弃,改虾皮上买,也不便宜,只是运费能够接受。

这个作业伤神伤钱。好处,有自己的书,可以沉浸式阅读。

感觉像回到纯真学生时代。

作业二

作业二院长要我们写所居城市物候记,也是系列作业,比如历史人文建筑树木花草都可以。

我住过三个城市都超过五年。

省会合肥,读书五年,后来去发现校园周围都变样了,再远一点差点迷路。

老省会也是,回去发现走过千百遍的人民路都挖了地下通道,我的记忆还有多少?

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有些年头了。记得刚来的时候,和儿子一起出去逛,儿子说:“你看,这里有许多外国人。”

那一刹那的感觉真是五味杂陈:“我们才是外国人。”

虽然有了绿卡,在政府眼里我们算本地人,要买门票的地方,工作人员都提醒我们出示身份证可以优惠,我们始终认为我们是外国人,他们的繁华和热闹与我们有一点隔膜。

他们的历史、人文、文化,我们有点漠不关心,内心里好像没有融入的想法。

也许,这个作业是个契机。

我找了两本文字浅显的历史,中英文各一本,进行快速对比阅读。后期准备看看本地作家写的关于本地的一些华人华侨故事。

五一想着这个作业,赶着假期走走他们的非遗植物园和外岛,海风吹拂挺惬意的,回来发现竟然晒伤了,唉,即使阳光不强,紫外线还是很厉害的,一天就变成了健康的小麦色。

这两天正在蜕皮,露出些许小鲜肉来。

这作业,劳心劳力啊。

好处:全方位认识自己居住多年的地方,看看华人当年足迹,他们在家园以外地方的奋斗和追求,他们为之浴血奋斗的理念和地方。

也睁眼看看自己周围熟视无睹的美。

看看,当年做学生的时候还没有这样认真呢。

这么一想一折腾,还挺有意思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