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始计篇”——复盘

2018-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周赛明

读华彬老师《孙子兵法》“始计篇”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没读过孙子兵法,但给人的印象就是计谋了得,不但在军事上能给到将军奇谋良策,在现代商业中也是很多人大企业家的必读书籍。仿佛熟读了这本书,就能让无往不利。

首先《孙子兵法》中的“计”,其实并不是世人脑补的那个奇谋巧计,就连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计”,在《孙子兵法》的定义中都是不合格的。

它其实是计算的计,是计算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叫五事七计。按现在时髦的词就是数据分析。

第一,“主孰有道”,问国君是不是有道,就是看国君和民众是不是上下一条心。
用我们今天的方式来看,就是这个国家的民意支持度高不高,政治好不好,谁的国君更符合天道、地道、人道;

第二,“将孰有能”,是比较谁的将领更有本事,更有军事才能;

第三,“天地孰得”就是比较天时地利到底谁占优势;

第四,“法令孰行”,是指双方的军法、法令谁更加严明;

第五,“兵众孰强”;
第六,“士卒孰练”,这两个是一个意思,就是谁的士兵更加强悍,平时的训练更加完备;

第七,“赏罚孰明”,跟前面的“法令孰行”意思差不多,就是军法赏罚是不是严明。

那么计算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胜利,有多大的胜算。有胜算就打,没有胜算就不打。
就像游击战常常表现出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没有什么好丢脸的。
如果明知打不赢,还要去硬拼,那不是兵法所提倡的。《孙子兵法》反复强调的就是不要打,不要打,不要打。
透过华彬老师的解读,让我以往头脑中想当然的认知得到了纠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