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记录表成为你的方向…
【第30课】让学习记录表成为你的方向…
一、为什么需要做学习记录
1.记录比感觉可靠;
2.记录可以帮助提高学习的“准确率”把自己的学习过程给记录下来,变得可视化,就很容易通过观察学习的过程,去找出改善的方法。比如说,如果你的记录做得足够好,就能看到自己已经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什么地方做的比较多,什么地方做的比较少,就能够特别准确的匹配时间跟任务,这个记录完全可以成为你分配时间的最好参照物。
3.记录可以为大脑减负
很多时候我们会特别忧虑,做计划的时候需要想很多,但如果说你过去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已经以这种可视化的方式做了记录的话,你就不用想那么多了,每次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只要去参考自己过去的学习记录就可以,会让整个人感觉轻松很多,给大脑减轻负担。
三、学习记录的内容
1.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花掉了时间,记录每一天的时间使用情况,可以帮你去找出更多的时间,并且有效利用时间。每天的时间使用情况记录应该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每日的学习时间。记录学习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就知道自己这一天一共在学习上花了多少时间,可能你记录完了之后会发现这个时间远远少于自己所想象的。
二是学习时间在每个科目上的分布情况。例如一天学了八个小时,每个科目大概学了多少个小时。
三是其他重大事项花费的时间。想一下一天大概主要做了几件事情,记录下除了学习之外,在其他事项上的花费时间的情况。
通过这样的时间记录,可以达到目的:
第一个目的就是能够真实地掌握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如果说时间使用情况跟自己所想象的差别很大的话,就需要做出调整了。
第二个目的就是拥有精确的时间感。比如说,本来觉得在数学上只要花两个小时就可以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但是做时间记录后发现,其实在数学上花的时间远比计划的要多。这就证明可能你做计划的时候是有问题的,对时间的感知是有问题的,低估了学习任务或者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所以接下来你再做计划的时候就需要调整了,慢慢时间感会越来越好,就知道自己做这个事情到底需要多少时间,就不会乱做计划了。
2.知识点的复习情况
很多人复习非常没有头绪,上了考场之后,做了某一道题才发现,这个知识点也要考,当时怎么就没看到。还有就是忽略了自己认为不是重点的知识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一定要去做知识点的复习情况记录,记录清楚这个知识点有没有复习到,以及复习了几遍。
3.考试的情况
每次考完试之后一定要去记录一下这次考试的情况。首先,不能单次看某一次考试的分数,也不能单次看某一次考试某一张试卷当中出了哪些错误,应该连续看、长线看,看一下上次考试出错的是哪些区域,要在考试记录当中分析出很多的题,不是简单记录下自己历次分数的起伏,或者说去对某一次考试进行分析能够达到的效果。
三、具体做法
首先准备一个每天的学习日记本,记录每个科目花费的时间;第二种就是知识点的复习情况应该用一张大白纸记录知识框架图,或者记录每节课的框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教材的目录,教材的大标题小标题去记录,把考试出错的知识点对应着知识框架图去标注,这个知识点是第几次学到,通过这样的方式,每天不仅要记录在一些科目上的学习时间,还要记录在这些科目下学习了哪些内容。
错题本和知识复习的频率图解决的问题不一样,错题本确实可以帮助你找出薄弱的地方,肯定是对学习非常必要和有效的,但知识复习频率图能够帮助你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做计划的问题。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上复习的够,什么地方复习的不够,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计划。
二是可以找出那些被遗漏的地方,没有出现在错题当中的问题。
三是考试情况的记录应该怎么做,就放到每个科目的错题本的最后几页,每次考完之后不仅要记录此次考试的分数做对比,最重要的就是把此次考试考到了哪些知识点,把这些放到知识点复习频率图当中,另外就是哪此知识点出错了,比较一下每次考试都是在哪些知识上出错的,是不是有重合的部分,如果有重合的部分的话,那么这个部分就是重灾区。还有一种情况,每次考试错误的区域都不一样,要分析是老师出题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的复习策略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