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諷(實)刺(話)有感文學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心理专题推荐集

“杀人”游戏中你活到最后了吗? | 保姆杀人案后的思考

2017-06-26  本文已影响307人  王奕霖清纯

杭州保姆纵火案发生之后,估计有人可能会心里暗想:感谢我家保姆的不杀之恩。

可能吧。

看这个事件的细节的时候我其实很难理解,为何发现小莫偷窃不报警?

就算这一家人抱着“杀人不过头点地”的善良,那为何男主人会在自己出差的时候还容许这个贼继续留在家里,而不是立刻赶走?

为何不在赶走后安排家里的男性亲戚过来自己家小住几天,保护一下家里的一女三儿一老(全是弱战斗人群)。女主人自己是有个哥哥的,大舅哥肯定会愿意出力的。

我无法理解人要善良到什么程度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把一家老小的安全置于不顾。

大家都在同情这受难的一家人,谴责作恶的保姆小莫。有的人说,你不谴责纵火杀人的保姆凶残,反倒要说受害的一家人不好,没人性。

可是大家想一下,一个赌徒,嗜赌成性,凶残的行为已经成事实,你和这样的人讲,你太凶残了。不凶残她也不会干这种事情了。谴责恶人不善良不是瞎耽误功夫嘛?

不如拿出点时间来,和普通生者们好好聊聊,如何避免恶人的凶残实施在自己身上。

1  不要低估人性的“杀戮”天性

活着不易。

不管现在人类社会进步文明到什么程度,看过《人类简史》的人都知道,我们是一群极凶残的原始人的后代。

杀戮的天性深植人类基因当中。数千万年前,这群智人走过路过的地方,巨型动物飞禽走兽在短短几百年的时间里全都被杀光,其他力量相对较弱的人种也被杀光。

至今非洲草原上还有着一群人高马大彪悍无比的人类族群,保留着古老的习俗,小孩子长大的成人礼是去草原上杀一头狮子回来。

估计让你儿子玩这种成人礼,你肯定不干。但是这个人类族群,拿着猎杀工具出现在草原上,本来安逸吃草的狮子看到他们之后掉头就跑。狮子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遗留下了对这个人类族群的恐惧基因。当地政府要出面和这个族群谈判约定,不要再杀狮子了,狮子快被他们杀绝种了。

要知道,你和这个人类族群的祖先可是同一个人类种群。那些野蛮的、杀戳之心,经过漫长的人类进化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表面上慢慢退去,但却退到了我们的基因中,潜意识里。生根人性的根本当中。

说真的,为了生存,人什么事儿干不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从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慢慢长大,从极度脆弱需要保护慢慢成长为有攻击他人能力的成年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危险时候攻击他人的本性,也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

攻击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反正我们现在不吃人了,不随便杀戮了,但是人的攻击性从未消失过。

从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打架中,就可以看到,从最简单的因为玩具被抢而抓挠小伙伴的脸,到初高中男生们发生冲突打群架,直接的身体博击。

都不说男生,我初中就亲眼目睹了同班两个女生为了抢一个男生大打出手——一个平时看着温婉平静长发妹子,手持砖头直接一砖拍在另个女生的后背。起因是两个人从争执口角到后来另一个女生愤怒之极踹了长发妹子。长发妹子又使出了更狠的必杀技。

除了打人,我们一定对别人实行过语言攻击,气急败坏骂人家SB,这都是攻击性的表现。

这是深植人性的攻击性,是天性。不管平时生活中我们把这面藏得有多深,藏到你自己都几乎意识不到。但它依然存在。

所以,我们都不说疾病,不说车祸,不说地震天灾,单说身处人群中,你身边的每个人,其实都有危险分子的基因。我们靠什么自保,得以安度此生不被同伴弄死?

一面你要祈祷,你的伙伴身边的人群中不要有自制力缺乏的人,无法控制自己攻击行为的人,不要有毫无同理心无共情之能力的人,不要有那种极端的凶残的人;

另一方面,你要识别“危险的能力”,你要有不刺激恶人以保安全的智慧(前两天刚发的文章《好好说话,不挨刀》讲的就是不要去用语言刺激他人激发他人心中的攻击性);你还要有果断坚决让坏人无法近身的本领,你还要有发现坏人后,果断隔离的态度和执行力。

增长识人的智慧、提升自保的能力、避险的技能,前提是——你得清楚的知道,人不是天生纯良,人不是天然就善良。

人是善恶之心共生的。

不要把人想得太好,也别把人想得太坏。先要有基本的认知,才能去发展那些能力。

2   “步步为营”方得以自保

保姆纵火案中的保姆小莫,先前受雇于某娱乐圈人士做保姆,从她保姆的职业发展生涯上来看,有良好的背书——假如他所在的中介公司会给保姆每个人弄一份从业简历的话,我觉得小莫的这项从业经历一定会给她加分的。

(有新闻网站在案发后做过调查,可以看一下更多细节信息:杭州纵火保姆常炫耀开豪车案发后吓哭前娱乐圈雇主

http://focus.scol.com.cn/m/zgsz/201706/55939189.html)

大家潜意识中都会默认,给娱乐圈人士的家当过保姆,一定挺不错的,娱乐圈的人家里要求多高呀。但是,假如你能做到像HR雇人之前做个背景调查可能就会发现,这个小莫在前雇主那里是人品画黑叉的,是被辞退的。

前雇主家雇了两个保姆,其中一个是小莫,小莫偷了另一位保姆6500元,被发现后,小莫谎称自己的婆婆逼迫自己多往家中寄钱,并向其展示了自己好友的微信号,谎称好友是自己的“婆婆”。

前雇主记下了微信号,私下与好友联系核实,发现小莫在撒谎,立刻把她开除了。

这位前雇主,对人性有警觉之心,有识人的能力,有处理事情的果断态度,把莫某的恶关在了自己家的门外。

而杭州雇主一家,太过善良,大开家门,送恶人钱财,发现莫某偷盗后又优柔寡断——男主人说出差回来前不想再看到小莫。

事后回看,从任何一个时间点改变一下行为,都有可能阻止惨剧的发生——

找保姆的时候再谨慎一些,做些背景调查——是的是的,普通人家没有娱乐圈人的神通广大,没查出来什么,让她来家里当保姆工作了;

发现她偷东西了,男主人要出差的情况下,不立即将其赶走,还容她再呆两天,这个做法确实不妥——赶走后还应该找家里或是朋友出现照应一下,免得她打击报复带坏人熟门熟路地摸回来。

不管是从心态上,还是从能力上,都欠缺太多了。

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有的人说我,你想得太多了,现实中要像这样,得累死了。

我觉得很奇怪,家人身家性命是不是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对待最重要的事情多些考虑都要嫌累,我不知道这样的人是如何体现自己对重要的事情的在乎的。

妻儿老小的安全问题都不愿意花时间认真对待,我无话可说了。

3  守住你的边界

大家太怕被别人说,你这个人不善良,太坏,没爱心。越是善良的人越怕别人这样说。

我也怕。

人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时候最痛苦

有些人看了我的文章直接来问题我,扔过几千字的问题,字字血泪,惨得不行,我纠结要不要帮她解决(我是心理咨询师)。我怕我直接跟她说,你让我帮你解决问题需要先约咨询付费,我怕说了之后,她马上恶语相加,说我没有助人之心。

我每次咬牙拒绝求助的人,都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都需要和自己泛滥的爱心斗争一番。

我想帮助别人,但是我又不能帮助免费的求助者。因为我有一大票收费咨询的来访者需要我去认真花时间去帮助去疗愈,我不能把精力花在职业外的人身上,消耗精力,然后在正式咨询中疲于应付。

原因特别简单,我精力有限。我知道我的精力的边界,我知道我处理一个免费的求助需要花多少精力。我得把精力留在我应该做的事儿上。

但我每次拒绝,我都会问自己一遍,“你还是个善良的人嘛?”

但我觉得,我用理性守住了我的边界。每个当咨询师的人都曾经因为没有守住边界而伤害到自己甚至伤害到求助的人。我相信每个咨询师都有过这种经历。

我觉得这是我深知自己的边界,我深知我能力的边界和精力的边界,我深知我职业的边界,我也深知与人相处的边界——我有权拒绝他人的求助,他人也有权骂我不善良,所以我才能做出拒绝他的选择。哪怕需要承受内心痛苦。

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边界,你的能力的边界,你的职业的边界,你的认知的边界。你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也不是高于他人多强大多有本事的人,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

雇主与保姆就只是雇佣关系,不是亲人,不是家人。守好你的边界,请用对待员工的态度和规则来对待你的保姆。

你可以给你的保姆发奖金,可以给她发福利,逢年过节发吃的;但你不能过度信任,不能没有规则,像偷盗这样的事情,是严重违返职业操守的问题,绝对不姑息。

而能做到像娱乐圈前雇主那样的人,需要你对事情的本身和相关人的身份职责有特别清晰的认知和界定,不要把职业雇佣关系与亲人关系混为一谈。

不要以为用你的善良就能感化别人,不要自以为是,不要以为可以改变别人。公事公办,规则感边界感是对我们最大的保护。

这可能是我的个人价值观--

有规则有边界,可以保我能在人际关系中安全,能保我在遇事的时候不至于被所谓的善良捆绑而自我坑害。至于“外人评价我是否善良”,“我自己认为我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可能都不如自保重要。

4  “杀人”游戏中希望你能活下来

不要说感谢保姆不杀之恩了。

你可能更需要感谢自己有好运气,遇到水平差的坏人,感谢自己有识人的本领。唯独不要感谢的就是坏人对你的所谓的“不杀之恩”。因为他迟早要干掉你。

说个看似不相关的题外话,不知道有多少人玩狼人杀的游戏。

这个游戏像极了现实版的人生,你身边有和你一样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好人村民,也有隐藏很深谎话连篇混淆视听的狼人伺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杀死你,也有身负某些职能的人可以保护你,比如能明辩好人坏人身份的人,比如能放枪杀掉恶人的人,也有能在你被坏人杀了给你解药救活你的人。

这个游戏中就是有好人有坏人,你抽到村民好人牌,能玩到最后赢得胜利的前提是,你得有分辩力,识别谁是说谎骗取你信任的坏人,谁是帮助你的好人。

保姆杀人案中的结局是,好人被杀光,坏人被揪出来,但是好人却死了。

一个游戏中你都能知道有好人有坏人,更何况现实呢!

希望抽到脆弱好人牌的我们能在现实版的“杀人”游戏中活下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