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凄凉的戚继光:不要做一个退休后失去自我的老人
抗倭名将戚继光为蓬莱留下了两座牌坊、一个祠堂和一处墓地,目前都属于国家级保护文物。戚继光本人在历史上的功绩妇幼皆知,他留下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是中国兵学宝库的珍藏典籍。
五百年后,他曾工作过的备倭都司府,慕名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戚继光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一个神话了的符号,但穿过历史的烟幕回望,被革职后回归故里的戚继光只是一个孤单的老人,一个被遗忘了的功勋卓著的老人:
戚继光辞世两年后,朝廷才下诏予以祭葬;
万历末年朝廷才给予谥号;
辞世48年后,表功祠才建起来。
戚继光辞世时只有六十岁,距离他离开工作岗位仅仅两年光景。
晚景凄凉的戚继光:不要做一个退休后失去自我的老人1585年十月,戚继光回到家乡蓬莱,“四提将印,佩玉三十余年”却“野无成田,囊无宿镪,惟积书数千卷而已”。戚继光在任时,为工作能顺利开展,广交政界朋友,为得士心拿个人俸禄犒赏将士,最后自然是两袖清风。
然而,1585年二月,在他上疏请退的时候,被兵科给事中借机弹劾,落到个被罢官的下场,连退休金都拿不到;
1587年九月,也就是戚继光去世前三个月,唯一一个敢于谏言建议再次启用戚继光的河南道御史傅光宅被给予夺俸两个月的处分。
他曾经带过的将士们,也都受他牵连各自潦倒。
他曾结交过的政界朋友都帮不上什么忙也不敢帮忙。
戚继光在绝望和贫困中于十二月十七日突然病发而亡。
晚景凄凉的戚继光:不要做一个退休后失去自我的老人戚继光立的是千古奇功,建的是千年伟业,留的的千年美名,他不是凡人,却也就是凡人。
戚继光是心怀天下的将军,他所有的精力都在排兵布局、建功立业上,写的日记是《练兵实纪》,搞个创作叫《纪效新书》,写个诗歌就是“封侯非我愿 但愿海波平”的志向。
他的心中没有小我,只有国家、集体和他的戚家军。当他失去国家的信任、失去集体的拥戴、失去他倾力打造的团队,他就失去了一切,了无生趣。
穿上战袍、带上四提将印是志得意满的戚大将军,卸下将印、脱下盔甲,戚大将军只是一个孤单的老人,一个退休后无可为之事的老人。
晚景凄凉的戚继光:不要做一个退休后失去自我的老人郦波老师在百家讲坛里这样描述“蓬莱的百姓每天只看到一个气势雄浑但却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早到晚伫立在蓬莱阁上,望着眼前无边无际的大海,默默地只有一声叹息”。
一个曾经浴血奋战、绝杀疆场的老人,在乡里没有知己可谈天说地,在家里没有亲人可促膝而谈,唯有每日以登阁看海为打发时光的唯一是处,难免有些悲凉。
这样的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区区的小人物?
晚景凄凉的戚继光:不要做一个退休后失去自我的老人摘掉名片上的职务、身份,我们只剩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代表的是谁?去掉那些职务、身份,我们内心还有什么可以支撑住自己?
今天我和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大姐聊天,她说:“盼着退休,又害怕退休,退休后,我还能干什么?洗衣、做饭、看孩子。”
一些从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大多数在做这些事,有的多了两样,打麻将、喝酒,还有的在商场里做个售货员,给家里贴补家用。
人生一世,短暂又漫长。短暂的是时光,漫长的是心路历程。
人在世上,渺小又伟大。渺小的是躯壳,伟大的是执着追求。
所以,一定要给自己的内心建起一个强大的支架,撑起躯壳、撑起灵魂、撑起自己的脊梁。
当有一天,我们离开被制度构架起的保护层,它们会成为我们焕发生机的力量,这股力量可以是一种技能,可以是一个爱好,可以是任何的一种坚持。
但它们一定是与工作无关、与金钱无关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勇气在体制内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也才能在离开体制后保持怡然自得的心态。
感谢蓬莱阁朱恒亮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