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5

2017-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Lucie陸陸
2017-12-05

今天上午部門會議、下午節目組開會,兩次會都在支持我。

其實這段時間感覺自己好像沒怎麼樣,但是就也不知道為什麼做事情好像沒太大的動力。部門的支持下才看到是我其實這段時間很敷衍,潛意識很求關注還不自知。

下午節目組會議,到我負責的這一板塊也是,其實該做什麼,我也很清楚,但一到要去做就卡住。因為我不珍惜,活在自己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行的漩渦裡,不去看、不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每次遲到、或是分享發的遲了等等,潛意識總等著部長說我,但一旦身邊人真說我了,我又覺得自己不行、自己又是這樣、又做不到、別人又不懂我、不跟我用我接受的方式好好講,一旦部長不提我遲到這類事情,只是無奈、調侃的輕描淡寫帶過,我又覺得部長不重視我,對我不負責任,不敢觸碰我。我非要去用各種方式證明別人不愛我。小時候我因為想要試探父母的底線在哪裡,去做調皮的事情,結果我爸把我狠狠打了一頓,所以內心就認定我爸不愛我,即使今天已經長大了還在兩、三歲那個時候,用各種方式去觸碰身邊人的底線,以證明別人不愛我。

晚上聞濤又拉著我溝通了一番,我本來很抓狂他一會兒問我要做什麼,一會兒又跟我說我只會說我要做什麼。就這麼倒騰了半天,聞濤的一番表達下我才明白,我不願意去想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只敢想眼前的,近期的,我要做什麼,而未來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我只是先做這麼多事情,等著到時候結果自然產生,而沒有去大膽設想、規劃我的未來要什麼,因為一旦想明白了我就要付諸行動,混沌的狀態就可以不做事,可以不用承受壓力、痛苦。

我混淆的認為「我要把自己過好」和「我要讓身邊的人過好」,是「自己都不為自己而活,就沒法兒人格獨立」,但對於我來說,其實是從小不該得到的得到太多,缺乏承擔屬於我自己這部分責任的經驗元素,太過於,缺乏付出後的價值感。最開始是寄託希望於我父母好了,我才會好,而後又是以為我該先把自己過好,其實是占著把自己過好的名義去索取,不去付出,其實還是沒有承擔責任。原來,只有小孩子、心智不成熟的人才會一味的索取,而人格獨立之所以人格獨立是因為他會為身邊人去付出、創造,所以我想要人格獨立也得先為別人著想、去付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