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年

2023-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半糖就是保持刚刚好的距离

2023年,堪称教师的“危机之年”。

从退出机制,到末位淘汰;从取消岗位,到无编招聘……

教师的职业生涯路上,空降了一座又一座大山,挡住了前途,也挡住了希望。

就比如,教师退出。

宁波,将不胜任、不合格的老师退出;

贵阳,将考核排末位的老师淘汰;

山东,将老教师安排到辅助性岗位……

这些举措,是为了优化教师队伍,实现教师整体水平提高。

但在一线教师看来,

更像是打破教师“铁饭碗”,缩减教师群体数量,

让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做人,努力保住一席之地。

还有无编制招聘教师。

厦门首次实行无编制校招,给出的年薪是25万。

结果,总共招1409名教师,参加笔试的只有800多人。

只有做过老师的才知道,

高强度的工作量,严苛的管理制度,不堪忍受的工作压力,越来越难教的学生……

“要是没有编制,谁还愿意当老师!”

有人问:

教师之间需要竞争吗?

教师行业需要优胜劣汰吗?

诚然,打破铁饭碗能够整顿教师队伍,激发教师上进心,杜绝教师浑水摸鱼。

但是,太功利的考核和评价指标,将加剧当前的教育内卷,进一步加重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那就偏离教改初衷了……

教师的“铁饭碗”早就碎了。

当前,教师考核机制越来越严苛,“终身制”已成过去时。

若干年后,学生越来越少,大批中小学消失,教师也将面临被解聘。

有学者预计:

到2024年,我国义务教育会达到顶峰,随后急速进入“寒冬期”。

12年后,小学数量将减少一半以上,小学教师也将有半数走出校园。

面对如此困境,我们必须自救。

第一,提高教师准入门槛。

学历要够,专业要对,情怀要足。

不能只盯着“铁饭碗”,也不能总想着寒暑假。

教师从事天底下最靠“良心”的职业,必须既有激情又有情怀,才能引领学生一路向前。

第二,一线教师要居安思危。

危机当前,所有教师都要保持警惕。

拒绝安逸,做好本职工作,提升业务水平,加强个人竞争力。

在教师行业出现“夕阳现象”时,确保自己像“朝阳”一样永葆青春,永远向上。

第三,教育部门要妥善配置资源,优化管理考核。

今天扩招、明天裁员,绝不是长久之策。

教育部门要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做到地区统筹,甚至全国统筹。

同时,也要优化管理、考核的方式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发挥正面、积极的师资力量。

狼来了,终究会来的。

希望所有教师都能做好准备,自信应对,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