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单身选择了我,是我选择了单身
偲偲到了所谓的该结婚的年纪,家里总是给她安排相亲。
有一次遇见了一个相亲对象,事业编工作稳定。
小伙长得也行,家人都觉得还不错,就鼓动偲偲和他多接触接触。
可是偲偲就是不喜欢那个人,因为这件事还和爸爸吵翻了。
她爸爸吼道,不在一起试试怎么知道合不合适,难道你想一辈子单身吗?
她毅然决然地说:“单身就单身。但要搞清楚一点,不是单身选择了我,是我选择了单身。”
如偲偲一般的女生,在北上广深越来越多。
从权威的调查数据来看,往往条件优越的都市女性,却更愿意选择单身。
她们经济独立、爱好广泛,不缺乏爱,也不将就爱。
遇见了对的人,一辈子都愿意黏着对方;
遇见了错的人,一辈子都是荒唐。
所以,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我一腔孤勇,一生只用一处。
1
知乎上有人问,是不是越长大越难爱上一个人?
有一个回答我很喜欢,不是越难爱上别人,而是越来越知道自己究竟爱什么人,也越来越能分辨什么是爱。
小学时初中时很容易对一个异性心生好感,不论是因为外貌,性格还是兴趣。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心智的日渐成熟,心中再难以轻易对一个异性产生持久而强烈的好感,越难以喜欢上一个人。
我们不会再像懵懂之时,爱她戴了个自己喜欢的发卡,
穿了件自己喜欢的连衣裙,抑或她写的作文被老师在课堂上朗诵。
少年时的爱总是纯真而持久的,现在即便心动也只是适可而止的欣赏。
我们越长大就越考虑的多,越来越锁紧内心保护自己。
于是节约感情避免互相伤害也就成了自然,那样至少还能做朋友。
我们慢慢地成长,希望我们都清醒也幸运,遇见那个真正爱的人。
2
但也有人说,一个人是并不怕孤独,两个人才怕辜负。
相爱过的两个人,花光所有力气恋爱,却换来再也不敢爱。
曾经有个朋友,谈了七年跟女朋友,却在领证前一天分手了。
那天晚上他在新房里喝得酩酊大醉,最后哭着说:
“我TM再也不要谈恋爱了。花光了所有精力,再也没有力气从头再来。”
这就像你写了一篇文章快结束了,老师却说你字迹潦草,把它撕了,让你重写一遍。
虽然记得开头、内容,但你也很难再完整的写出来。
因为前一篇文章已经花光了你所有精力,只差一个结局却要你从头来过。
3
身边还有一位姑娘,单身24年了,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她说:"我觉得自得其乐真的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孤独。"
不恋爱的这些年,她考了注册会计师证和建筑师证,在大理开了一家酒吧。
因为想要认识更大的世界,所以默默许愿每年要争取去一个不同的地方旅游。
一个人看了无数场电影、读了一些书、追过两三部美剧、看过无数个综艺节目。
还有很多单身的闺蜜,她们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来喝下午茶。
还养了一只猫和一只狗。猫咪叫煤球,狗狗叫阿唛。
许多已婚的闺蜜,她们会在她朋友圈下频频留言:“我好羡慕你的生活!还是单身自由快乐!”
日剧《家族的形式》历“反社会老王子”香取慎吾说:“我不是一个人,我还有我自己,不是我一个人就够了,而是我一个人就能过的很好。”
可能最好的自由生活,就是这种了吧。
4
然而,主动单身的人,往往并不是因为条件差而被迫出局,也不是因为想要自由而伫立远观。
他们只是想将感情留给喜欢的人认真挥霍,默默告诉自己,与其将就,不如等候。
从我认识铭文开始,他就一直单身一人。
这些年,我们看着他毕业,一份稳定的工作,养一只叫做阿布的猫,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他偶尔和朋友喝几杯的小酒,偶尔背着登山包一个人去爬爬山,他不太喜欢和陌生的姑娘暧昧周旋,好像也提不起恋爱的兴趣。
我们都嘲笑铭文得了单身的不治之症,也都觉得他要和他的猫孤独终老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后,他却是我们这群人中最早结婚的。
很多人以为,他条件好、眼光高,才会一直没有女朋友。
可最后铭文娶的,是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园老师。没有漂亮到让人惊艳,也没多么有才华。
在他们的婚礼上,司仪问到他们相遇的经过。
铭文深情地望着身边的姑娘说:
“就是在一个很普通的饭局上,认识了这个姑娘,第一眼就觉得是她了,未来要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就只能是她了。”
往往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们选择等待,并且耐得住这个过程的寂寞。
相遇往往像是注定的,我们无法让对的缘分提前到来,却能够守住自己的心,安静的等待着。
其实,单身不是不能结婚,只是还不想结婚。
单身也从来不是反对恋爱,或者反对婚姻。
为什么要反对?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志趣相投的人,一个你想要的人,这不是很好吗?
我还是更喜欢蔡康永的一句话:
好的感情
何必一定要是恋爱
只要感觉因为对方
人生变得有意思
就够了。
单身或者结婚,不是“别人都这样做了所以你也要这么做”的妥协,也不是“如果不这样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的胆怯,更不是“为了显得有个性所以偏偏就要跟世界对着干”的赌气。
而是,此时此刻,你觉得一个人生活很愉快,所以就一个人了。
不是单身选择了我,而是我主动选择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