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心态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144期“空”专题活动。
曾经听过一位老木匠的故事:他手艺精湛,在当地小有名气,却总觉得自己还有精进空间。一次,邻村请他去指导年轻工匠,对方听说他是“名师”,特意准备了复杂的榫卯结构难题。老木匠看后没有立刻评判,反而坐下说:“我虽做了几十年木工,但这样的细节处理,我还没有你们思,先让我学学。”他让年轻人操作,自己像学徒一样观察年轻人的操作,发现对方在木材湿度把控上有独特方法,这是他过去从未留意的。等年轻人操作完毕,他感慨:“本是来指导,反倒捡了个宝贝,看来永远学无止境呀。”
这位老木匠就是抱着一种“空杯”心态为人处世的。
最近一些平台上都能刷到一个叫蒋胖胖的视频。只要你打开一些平台,蒋胖胖的视频跟大唐胖公主像斗法一般,“噼里啪啦”地往你眼前蹦。
蒋胖胖被誉为“最美空姐”。这个空姐可不一般,她没有传统空姐那种精致小脸、纤细身材,体重160斤的她,走的是反差萌路线,却在短视频的江湖里闯出了一片天,坐拥千万粉丝。
蒋胖胖式的语言里,总带着点烟火气的通透,像巷口摇着蒲扇的长辈,把大道理裹在家长里短里。
有人说,蒋胖胖火起来是偶然,不过是靠扮丑、夸张表演博眼球罢了。
也许蒋胖胖曾经就是个最美空姐呢,只不过她现在身材变了,于是抛开曾经的辉煌来扮演丑女,走出了一条意想不到的路。
或许她的转型是在提醒我们: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之物”,无论是名利、情感、容貌,还是一时的得失与境遇,本质上都处于流动变化之中,并无永恒不变的“实体”。
前阵子小区门口开了家网红面包店,刚开业时排老长的队,大家都凑热闹。那阵子谁手里拎着他家的蝴蝶酥,都像揣着块金字招牌,
朋友圈里晒单的比晒娃的还勤。我朋友更逗,每天算着出炉时间去抢,说“晚一步就没那股子刚烤出来的酥劲儿了”。
结果呢?仨月不到,排队的人稀稀拉拉,路过都懒得瞅,隔壁新开了家现烤披萨,香味飘得更远,排队的人更多。
你看,那阵子让大伙儿魂牵梦绕的“酥劲儿”,网红店实实在在的香,摸得着的脆,可它终究是留不住啊。
就像我朋友的父亲,年轻时在单位当部门主任,说话嗓门比谁都亮,签字时笔尖在纸上顿三下的架势,全楼都认得。退休那天,他抱着一箱子奖杯奖状下楼,电梯里遇着新入职的小姑娘,人家怯生生问:“您是来送货的吗?”他愣了半天,嘟囔一句:“差不多,差不多。”
退休了,人去茶凉,当年再威风凛凛也依然落得个没人认识的结局,一切往事皆成空。
但“空”不是说这一切都白忙活。朋友抢面包时,咬第一口眯起眼的满足是真的;她老父亲当年领着团队拿下大项目,庆功宴上红着眼眶说:“咱没给单位丢人!”也是真的。就像我妈总说的,“端午包粽子,中秋打月饼,过了节,粽叶月饼渣都得扔,但一家子围着忙活的热乎气,得能记一辈子。”
说白了,“空杯”心态,不是让你攥着拳头过日子,生怕啥都留不住;而是让你张开手,该闻的香闻了,该尝的甜尝了,转身时,手里别攥着空壳子舍不得放。就像看戏,台上生旦净末丑演得再热闹,谢幕了,你总不能赖在剧场里,说:“刚才那个花旦笑起来真好看,我不让她走。”
日子嘛,就像茶馆里添茶,喝完这杯,把杯子空出来,才能接着品下一杯的味儿。至于上一杯是龙井还是碧螺春,记着那个回甘就行,犯不着把杯子揣怀里,琢磨着“咋就没味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