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微生活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020-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不较劲的智慧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蜀相》最后两句,主要是在感慨诸葛亮为了蜀汉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精神。这首诗也是语文课本里的必背文章,原文引用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开国丞相,年轻时曾隐居荆州的隆中,后来因司马徽推荐,刘备知道了天下还有卧龙这号人物的存在,因为刘备苦于没有规划师为自己的未来指引方向,所以对诸葛亮就像找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样,不惜三次亲自去诸葛亮家里求其出山。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恩,决定出山辅佐刘备,并在出山前为刘备指明了方向,这也就是语文课本里另一篇非常著名的文言文《隆中对》,原文太长就不引用了,大意就是分析天下形式,让刘备认清自己,并先取荆州为家,然后东和孙权,西取巴蜀,南扶夷越,北据曹操,等待天时,时机到时,从荆州和汉中两路出兵北伐,则一下可定,大业可成。

这一席话让刘备茅塞顿开,于是拜诸葛亮为师,并用如鱼得水比喻自己得到诸葛亮的心情。后续的发展基本都是按诸葛亮的计划进行的,但就在刘备马上就可以等天时北伐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关羽丢了荆州,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把家底拼了个精光。正可谓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欲哭无泪的诸葛亮无奈之下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蜀汉的天下,终日操劳,舍小家顾大家,废寝忘食。为了完成刘备的理想,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北伐,最终病死在前线。

唐朝时的杜甫在游览到成都武侯祠的时候想起了诸葛亮的光辉事迹,于是由感而发,一气呵成,写下了《蜀相》这首千古名诗,表达了后人对于诸葛亮忠君爱国,一生坦荡,为国为民奉献终生的敬意。

因为什么时代都需要爱国人士,而教育又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这首可以激发人们爱国情怀的诗,就一直留在了语文课本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