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搬运者策略大本营2:自由,平等,友爱。

董氏奇穴 | 治疗周围型面瘫

2024-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意为七

本文是古法中医针灸班之学习笔记,一方面帮助自己梳理知识脉络、巩固记忆;另一方面便于发扬和传承中医理念和技术,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探讨学习,惠己及人,期待我们一起同行。

董氏奇穴针灸临证,尤重整体观念,任何疾病的治疗,均主张整体着眼,局部着手。特别讲究在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下足功夫:最特效的穴位、形神兼调的针法、最佳的治疗时机,以期最大限度、最快速地激发调动整体的潜能,最定向最集中地冲击病灶,消除局部的疾患。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应对,可操作性强。

原则:

1、针灸早期介入,最好是刚发病即针灸。

2、远端取穴主治,局部少针,引导气机。

3、动气针法,形神双调。

4、刺络放血,活血利水消肿。

【主穴】侧三里、侧下三里、或足三里、上巨墟、下巨墟,取双侧,针尖朝上,深针2寸半~3寸,大补阳明气血。久留针45分钟。以上二组穴位可交替使用。

【配穴】

1、患侧迎香、地仓轻浅刺,为牵引针。

2、患侧医风深刺不留针,自然针法,引导气机。

3、伴流泪者,加木穴有佳效。

【针法】

1、动气针法:先针主穴,后取牵引穴。主穴行针得气的同时或留针期间,令患者不断做鼓腮闭眼动作。

2、刺血针法:主张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最宜刺血,有利于面神经炎症消退。另外,久治不愈的面瘫更宜刺血(久病必瘀、久病入络)。

刺血部位:

(1)患侧面颊内咬合线处见青黑色瘀络刺血;

(2)耳后完骨穴周围,找瘀络刺血,亦可拔罐。每周刺血2次。

临床应用,当灵活化裁,参用其它方法,绝不可执一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