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

2022-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佳的创作空间

阿德勒说:“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尽管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也就是既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父母要尊重孩子,上司要尊重部下。“教的一方”要尊重“被教的一方”。没有尊重的地方无法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不能顺畅交流。

最根源的是要“尊重人”。不是指尊重特定的他人,而是指尊重所有的他人。

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

要对“他人兴趣”给予更多关心。

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一个人会因为对现在的自己满意而肯定过去的一切,包括快乐的和不快乐的。反之,一个人会因为对现在的自己不满而否定过去,给现在的自己找借口。

你的“现在”决定着过去。一个人会根据当下对世界的感知,选择性的记忆过去发生过的事情。


问题行为的五个阶段

1.“称赞的要求”

他们的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

2.“引起关注”

3.“权力争斗”——反抗、不顺从、叛逆【大部分的行为都在这一阶段

4.“复仇”——爱的复仇,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自残行为、自闭症

5.“证明无能”——“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证明无能”行为的产生。


保持本色即可,即使成不了“特别”存在,即使不够优秀,也依然有你的位置。要接受平凡的自己,接受作为“芸芸大众”的自己。

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


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不能坐等“收获”,不能成为心灵的乞丐……


“爱”是“我们”的课题。我们通过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不以自我为中心),实现自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

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