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往往突然而至,该如何自救和他救?

2024-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叶小姐姐

在微博上,“猝死”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登上一次热搜,成为舆论焦点。

不少大家熟识的社会公众人物都因“猝死”离世。

每年心源性猝死总人数高达54.4万人。

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有1人死于心源性猝死,而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

猝死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人们在为生命逝去而惋惜的同时,也应该重新审视自身,是否给了疾病可乘之机。

01

什么是猝死?

目前对猝死的定义有很多种。

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是: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呢?

有人认为其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之内,也有人认为应包括48小时之内的死亡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

02

猝死前,身体都发生了什么?

心源性猝死往往突然而至。

大约一半的患者没有症状。

另一半的心脏骤停患者,在猝死前几天至几小时内,会出现:

1.间歇性胸痛、胸部压榨感

有人描述这种疼痛为“就像胸口被反复挤压”,并可能伴有濒死感、恐惧感。

这种疼痛可能突然出现,频繁发作,剧烈而持久。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神经系统是连在一起的,血液供应不足也会对消化产生影响。

因此,猝死前有时不仅会有胸痛,还可能表现为:

恶心、感到胃部不适、呕吐,持续不缓解,没有其他原因疼痛放射至肩背和腹部,出现腹痛、肩背痛、手臂痛等。

2.呼吸急促、胸闷

此时,人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部分血液积存在肺里,无法及时输送到全身各处,所以会产生呼吸困难的感受。

3.头晕、晕厥、频繁心悸极度疲劳、大汗淋漓

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刺激下忽然晕倒过去,在没有其他原因时,可能跟猝死有关:

在运动和头晕过程中持续或异常胸痛和/或异常呼吸急促;

在情绪激动时昏倒或癫痫发作;

在体育活动中昏倒或有明显的癫痫发作,尤其是在反复发作的情况下,更提示可能会发生心源性猝死。

03

一旦我们或周围的人出现这些症状,应该怎么做?

1.个人的自救方法与注意事项:

正确做法:立即平躺或坐下,拨打120等候救援;缓慢深呼吸,控制情绪,减少活动。

切记:不要大量喝水给已经垂危的心脏增加负荷,也不要自行去医院,或者挣扎着起身去删电脑里的浏览记录,赶紧躺平才是出路。

2.对旁观者来说,如果面对的是已经因心梗而心脏骤停的人,争分夺秒是最重要的。

立即让旁人拨打120。

心脏骤停4分钟以上便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如果你掌握了心肺复苏术(CPR)并立即施救,病人生还概率会大大提高。

如果你没有经过CPR训练,不要浪费时间试图人工呼吸,只做单纯的胸外按压,持续快速有力地按压病人胸部,直到医务人员到达。

04

哪些症状提示你正处于心脏受累的状态?受累到什么程度?

对大部分人来说,心脏虽有不适,却还不至于到会梗死的程度。

如果你上楼容易喘,运动容易累,站立后会下肢水肿,一摁一个坑,则提示有心衰的可能。

眼前突然发黑和胸痛也属于心脏受累的高危信号。

出现以上症状都需要尽快就诊。

至于熬夜熬太久,心脏漏了一拍,这属于早搏;心跳很快,一阵心慌,这属于心动过速。

这是因为夜晚本应是身体放松,供血需求大大降低的时间,但熬夜强迫心脏持续加班,于是出现了短暂的心律失常。

这时不必太过紧张,赶紧睡觉,调整休息即可。

但如果这时的你继续熬夜,心脏受累程度持续攀升,冠心病可能早已悄悄发生。

高脂的饮食,吸烟喝酒,情绪大起大落,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不断累积,猝死的脚步就会越来越近,静待爆发契机。

这时,用力排便都可能让人猝死。

05

如果你没有任何症状呢?该如何评估自己的心功能?

有一个简单经济的方法,叫作俯卧撑。

研究显示,俯卧撑能力越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越低,俯卧撑能力是评估心功能的晴雨表。

不过,要俯卧撑,也别强撑,运动切记循序渐进。

突然的剧烈运动让交感神经兴奋,心肌耗氧量陡升,同样也是猝死一大诱因。

最后要说

虽然已经说过很多次,但我们还是要不断不断地重复讲:尽早戒烟、坚持运动、控制三高、定期体检。

有句话印象深刻:

“生命是繁衍不息,也是朝生暮死;

生命是永恒,也是刹那;

生命是至强至坚,也是至弱至脆。”

我们永远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个会先来。

但我们能够做到的是,保持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愿在未来的岁月里拥抱健康,家人平安,一切安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