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婚姻育儿心理

强行关灯逼迫孩子睡觉,后果只能父母自己承担!

2016-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wjxxlzxs
强行关灯逼迫孩子睡觉,后果只能父母自己承担!

在孩子睡觉时间上,估计几乎每个妈妈都会有头疼的时候,有些妈妈是长期为孩子睡觉的事情焦虑,为啥呢?不就是睡觉嘛,“困了就睡,不困就不睡”,如果都能用这个简单的自然规律来顺势而为养孩子,那就妈妈、孩子都幸福了。现在的问题是,铺天盖地的月儿专家说了孩子要科学睡眠,白天规定需要睡几个小时,晚上规定需要睡几个小时,还规定几点睡,几点起,到点不睡,就强制,到点不醒,就“闹醒”,总之,孩子要照着“科学规定”、家长要求去睡觉,不能有自己的意志,也不能按照自己的睡眠需求,在睡觉这事儿上,差不多过的是“傀儡”生活。

当然,凡事都有度,孩子睡觉也不是说,完全不限制,比如玩到夜里一两点,还说不困,不睡觉,那也对孩子身体发育不利,当然有些地方、有些家庭认为过了11点或者12点,是很晚了,必须要强制睡觉的。关于孩子睡觉,有些人说是养成习惯很重要,夜里大概几点睡觉,这样早上才能正常起床去上学,白天中午再午睡下,就差不多了。如果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固然是很好的,问题就在于不是很多孩子都能有这个习惯的,有些孩子就是精力旺盛,晚上睡的晚,中午还不睡觉,这样子,有些家长就“坐不住”了,紧张在意,必须的改改啊,尤其是和其他有规律睡眠的孩子妈妈交流后,回去面对自己的孩子,肯定想“整整”了。

强行关灯逼迫孩子睡觉,后果只能父母自己承担!

于是家长发话了:到了晚上10点,必须睡觉,不睡觉,就强行关灯,孩子大哭也不行,强制睡觉。嗯,这样的规定和要求,强制实行两三天发现,孩子半夜睡觉,突然惊醒还大哭,哄好久才又睡下,或者孩子突然说梦话“我不要睡觉,我不要睡觉,我还要玩会”,然后一到晚上要睡觉时,家长也害怕,孩子又要闹,孩子也不爽,“亲子大战”,久了肯定吃不消啊,孩子、大人心理压力都很大,谁也过不好。

所以,关于孩子晚上几点睡觉这个问题,还是不能采用高压政策,一般夜里不爱早睡觉的小朋友,客观来说,和家长的作息也分不开,大人睡的晚,孩子也跟着睡的晚,尤其是三四岁的小朋友,更是模仿大人的生活习惯,还有一点就是,孩子的精力在白天没有充分“发泄”,到了晚上10点还不困,也有一些小朋友是看着很困了,也打了哈欠,大人让睡觉就是不睡,可能是玩的太兴奋了,或者是太好玩了,孩子扛着“困意”也要玩,关于最后这点,很多家长都会强行关灯睡觉,不让孩子玩了,明明很困了,还撑着玩,虽然一定程度上也可行,但是这么做了,最关键的一点是,善后。如果家长让孩子哭着睡觉,还不哄,那么睡前心情不好,对睡眠质量是有影响的,尤其是三四岁的小朋友,自我调节能力还很弱,会影响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安全感。

不管是家长偶尔还是经常这样强行关灯,强制孩子睡觉,不管孩子的情绪如何、心理想法如何,不去采取措施“哄哄”孩子,让孩子释放了不良情绪再去睡觉,是非常不恰当的做法。那么,如果我们家长真的这么做了,怎么安抚孩子,让他释放内心的不满和伤心、难过、委屈情绪呢?

接下来就说一个实际操作过、真实有效的做法:

强行关灯逼迫孩子睡觉,后果只能父母自己承担!

背景:10:30了,孩子已经短时间内打了三四个哈欠了,还是要玩电脑游戏。爸爸就强行关灯,夺走平板电脑,说明天还的上幼儿园呢,必须睡觉了,不然明天早上起不来。孩子才不听,不管呢,大哭。

做法:

妈妈:哦,宝宝(可以是孩子的名字)伤心了,你是不是还想再玩一会电脑呢?(表示理解)

孩子:嗯(得到认可,被妈妈看见自己的需求)

妈妈:哦,妈妈知道了,宝宝还想再玩一会电脑。要是不让玩,是不是就很难过呢?(说出孩子的情绪,是一种间接帮孩子表达)

孩子:是的。我还要再玩一会嘛。

孩子说着说着就大哭,开始用手推妈妈,让哭着说让妈妈开灯。(又大哭,是孩子得到理解后,情绪的释放)

妈妈:宝宝很生气,不让玩就很生气,对吗?(继续理解)

孩子:是啊(恶狠狠的说),我就要再玩一会。(还是大哭)(孩子继续表达不满和情绪)

妈妈:哦,不让玩,宝宝就很难过、伤心,不开灯,宝宝就很生气、委屈,妈妈知道了,宝宝还想再玩一会,不然就不愿意睡。(继续共情孩子的需求和情绪)

孩子:嗯,还想玩(变成小声哭泣)(释放了一些,会缓和,大家可以这样的过程多次重复,直到孩子情绪缓和下来)

妈妈:嗯,妈妈都听到了,妈妈懂的,知道宝宝想玩。昨天不是玩到很晚,早上就很困,起不来,很难受的。你已经打了三个哈欠了,眼睛已经很困了,你还不让眼睛睡觉,第二天就没精神了,所以早点睡,明天放学后我们还可以玩游戏啊?周末爸爸妈妈还带你出去玩呢(孩子情绪缓和后,可以说些符合现实的话,并转移注意力说些其他让孩子感到关爱的安排。)

孩子:嗯,那我睡觉,不玩了,周末我们就去住酒店(这是孩子自己的替换和安慰)

负面情绪释放后,孩子安心的一觉睡到早上起床上学。

最后,如果家长们感觉不到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共情能力弱,那么,需要我们家长多学习,可以看书,也可以通过外界协助自我成长,提升情感敏锐性和共情能力。事实上是,作为家长,我们不可能给到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如果你都习惯压抑、否认情绪,不去表达和释放,那么这样的操作方法,做起来就不容易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