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庆:为什么中国古代女子地位那么低?
先说结论:古代女子地位到底低不低,要看古代的哪段历史时期;但即便在女子地位普遍低的历史时期,也不是所有女子地位都一样低;同理,即便在女子地位普遍高的历史时期,也不是所有女子地位都高。
1、女性地位低是自然法则的体现
首先我们要明白,社会地位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而从来不是以性别来划分的。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食物主要来自采集和狩猎。由于男女体质的差别,社会分工很自然地成为女耕男猎。
由于狩猎工具不行,女性的农业采集成为主要食物来源。同时,纺织、酿造、家务这些劳动,也一概来自女性的劳动。女性对社会的贡献远远大于男性,其地位自然就高于男性。
这种由生产力决定的男女分工而带来的社会地位的不同,是母系社会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随着工具的改进,尤其铁器的出现,不仅狩猎效率大大提高,农业生产也需要人力犁耙,男性同时又成为农业劳动的主力。这个时候,女性就退居到社会生产的第二线,专事纺织和家务了。
女性对社会贡献能力的退化,导致母系社会解体而转化为父系社会。这个过程,实在是自然之力,并非人为所致。
父系社会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长期没有向女性倾斜。只要男性在社会贡献上占据优势,这个群体的地位就会继续占据优势。所以古代社会女性群体性地位低,是符合自然法则的结果。
为什么近代全球范围女性地位突然提高,生产力方面的原因就是几乎所有的劳动工具都不再以男女体质差异为藩篱。男性可以操作电脑,女性也可以。甚至很多工种,女工还占优势。
女性对社会贡献的增长,首先带来的是经济地位的提高,从而使男女平权具备了前提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男女社会地位的分化,首先是自然法则的具体体现。残酷的事实是,即便再有男女平权的呼吁与斗争,如果男女在生产力上存在明显差异,那也是徒劳。
2、同一阶层由两性构建
既然生产力决定社会地位,那么即便在母系社会男性地位低下的大前提下,也会有部分掌握较高生产力的男性进入上层社会,享有较高社会地位。
同样,在长期的男性主导的父系社会里,也会有一批女性的劳动能力包括脑力劳动能力,表现出高于常人的优势,她们也会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皇太后辅政、太后专权,甚至女性当皇帝,在男权社会里一部分女性获得强势地位,不仅并非鲜见,甚至还贯穿政治、家庭权力格局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