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学习心得

2024-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桉子哥哥

最近一个星期因为病毒来势汹汹,所以还是败下阵来,虽然也有翻书想读,可是眼睛和脑子就不在一个频道。所以说做任何事都得要有个好身体。其实我也很害怕自己就此歇下来,毕竟一鼓作气,好长时间没有如此高涨的士气想要去做一件事。好在今天晚上还是挣扎起来理了理买的书籍,给每本书标了语文和教育,按照给出的书单标了序号。顺势而为,也就接着打开了《播种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也就最后一个热点应答没有阅读了。应该可以继续了。

一、“指标”引领,任务驱动,在通读和读通中实现让学生真正读书的基本目的

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任何好的思维火花都要有阅读量的积累,要想上好阅读课,或者说我们上阅读课就是为了让学生读起来,其实是为了让大家都读起来。读通,通读,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当然黄老师说并非所有的书都要读通。

学生毕竟是学生,就连我自己如果没有一定的“引领”,读书这件事都并不能长久的坚持,往往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所以这时候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先读起来,读通,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书的脉络,懂得如何设置任务驱动引领学生去读下去。如何去设置呢?太过花里胡哨也不可取,毕竟沉到书里才是最重要的。黄老师教了不少妙招:1.写一句话推荐词;2.写一篇三百字的内容简介;3.写一篇三千字的书评或读后感;4.不连续摘抄10个片段,每个片段100字左右;5.选择不连续的10个片段写20处点评。当然我身为小学老师,这些对于小学的孩子还太难了一些,我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与书籍的情况进行筛选。其实最直接的我可以自己用。

二、选点切入,以点连线,在多线交汇中体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特点

选点切入就像撬动地球一样必须找准一个支点,其实我们在上一篇课文也是一样,必须要有个切入点,而且这个点就要像“诗眼”一样辐射全本书,也可以说是一本书的中心点。这需要我们要对整本书有比较精深地阅读和感悟,研读文本是上好课的基础。由一点辐射无数点,这无数点又可以连成线,所以就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三、选段精读,专题研讨,在多维共生中实现任务群的课程价值

一本书的精彩肯定离不开精彩的片段,所以精读对于整本书阅读和教学意义非凡。当然精读也可以是连点成线凑成专题。专题研讨过后,精彩肯定久久回味。

一本书读完,觉得自己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训练,有一点“见多识广”的满足感。虽然很多离小学较远,可是对我自己很受用,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文学素养不够,多度多思总是能让自己多一些敏锐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