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别坐最后一排:懂得这三件事的人,都升职加薪了

2021-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房晓明

小桂子在一家私企工作,最近跟他同期来的小玄子升职了,还加了1000块钱的薪水,小桂子觉得心里不平衡。

看起来,大家都是同期来公司的,同等学历、同等努力,小桂子不明白为什么就得不到领导的关注。

职场当中,领导是我们的重要资源,得到领导的支持,不管是做事还是升职加薪,都会如虎添翼,究竟如何能够不动声色地获取领导的正面关注呢?

在我看来,有如下3点:

1.积极主动的姿态

首先,是有个积极的姿态。

有的人奉行“假清高”的职场姿态,觉得跟领导走得远,就显示自己不畏权贵。

开会坐最后一排,吃饭坐最后一桌,路上遇到领导,就选择绕着走……

有这种思路的人,很明显是脑子不够用,跑偏了。

领导也是人,是人就会更喜欢跟自己熟悉的人,两个人同等能力的情况下,领导肯定更愿意用那个跟自己走得近一些的。

你开会都坐最后一排,吃饭都坐得远远的,还想让领导拿你当自己人?这不是做梦吗?难不成要领导主动贴着你?想啥呢?

我从上学的时候,就明白要坐前排的道理,坐前排的人,看起来容易被提问,可是也得到了在领导面前曝光的机会。

当然了,往前凑不代表就是积极主动,开会要拿着笔和本认真记录,还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领导讲话的时候,尽量减少看手机的次数,最好把手机调成震动和静音,放在口袋里。

如果这些基础的姿态都做不好,被领导关注到了,反而是坏事,还不如坐到最后一排,千万别专程给自己减分。

2.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积极的职场姿态,更重要的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说的“解决问题”是工作的难题,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以前我们公司有个小吴,是个很勤快的人,大家聚餐他帮忙洗碗筷、催菜;大家开会,如果有人忘了带笔或者是充电器,他就快速去帮忙拿回来。

但是对于会议的内容,以及本职工作,小吴却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最终“解锁”了一个称号:小吴是个好人,就是能力很弱。

后来谁都不愿意跟他一组工作,没过多久,小吴就被公司优化了。

小吴属于典型的“把梯子搭错了墙”——职场最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比如说做销售,把货卖出去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比如说做策划,把方案写好,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然把工作外的杂事干得再好,也是徒劳,所谓的“眼力见”,是本职工作之外的加分项,不是工作中的必选项。

在提升能力的过程中有个模型,叫做“找抄超”——找到工作当中的标杆,去详细分解人家每一项能力,先从模仿做起,抄袭人家的做法,然后再找机会超越。

基础能力过硬了,领导的正面关注,自然就来了,相反的,那些耍小聪明的表现,就算是被领导关注到,也无法长久,甚至会起反效果。

3.高效的表达能力

除了积极主动和业务过硬,还要具备高效的表达能力。

有的人觉得在职场当中,把事情做好就OK了,这其实是片面的。

我们承认把事情做好是第1位的,但是如果你不会高效表达,经常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那就只能获得一个“吃鳖”的下场。

这里的高效表达能力,包含了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又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这项能力要怎么练习呢?

日常要养成做思维导图的习惯,表达要用“总分总”的结构,不然啰啰嗦嗦半天,也讲不到领导要的点子上,浪费大家的时间。

工作当中,要结论先行,然后再讲自己的支撑观点,领导给时间,再讲细节,如果不给时间,直接做总结就好了。

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揣摩领导最关注的是哪个点,而不是自己最想讲哪个点。

比如电视剧《理想之城》当中,赵又廷跟孙俪饰演的男女主角,想要领导把项目给到自己,就抓住了领导想要缩短工期的痛点。

之前死活不肯理会他们的领导,因为他们痛点抓得准,给了他们一个汇报的机会,后来他们终于历尽万难,拿下了那个项目。

如果想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日常碰到任何的场景,都要做“假想练习”——假想一下,如果自己要表达某件事情会怎么说,提前打好腹稿。

如果能有机会表达,就现场练习,然后请求同事给予反馈,如果没有机会表达,就回去之后总结和练习。

讲的时候,最好给自己录音,听一听自己在讲的过程,有什么样的问题。

比如逻辑是否清晰,是否有口头语。

要反复问自己——能不能用最少的话,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能帮领导节省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把上面三项都做到了,就更接近领导心目中那个“好用的人”了,当一个领导觉得“好用的人”,你还愁升职、加薪会太远吗?

他如果不肯给咱加,自然有人……

你觉得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