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

2018-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旦姐
成长型和僵固型这两种思维模式肯定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可能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思维模式。德韦克认为,人在学习、人际、情绪三个领域内的思维模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一个人在学习领域内容易采取成长型思维模式,但在交友、尝试新事物等其他领域却不然。想问问有没有类似小窍门的东西,不需要动用量表,就能直接判断自己在这个领域采取的是成长型还是僵固型思维模式?
刘建鸿:有几个小窍门:(1)自问有没有什么领域觉得无论怎样也学不会的。有些人觉得自己学不会开车、学不会编程、学不会英语等等,很可能他在这些领域是僵固型思维模式。(2)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经历?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如果你能看到自身经历背后的努力、调整和改变起的作用,很可能你是成长型思维模式。(3)你对同龄人的看法,无论比你优秀还是稍逊于你的,你是否能看到他们的积累和努力。

不管是学习还是情绪,所有的成长观都是一样的。首先,是充分地接纳,归属感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再鼓励他去进步,去超越自己。你接纳他嫉妒的情绪,但是告诉他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嫉妒让你认识到你与别人的差距,你可以通过提高自己而不是贬低别人来消除这种差距。这就是情绪调节的成长观。
我的导师李晓文老师在培养她女儿的时候,每逢女儿考试成绩好的时候,都是让女儿用自己的零花钱请父母吃饭庆祝一下。李老师解释:“因为最开心的人是我们的女儿,而不是我们,我们只是为你高兴的。”大家要认清谁是主体——在这件事中,孩子是主体。不论成功或失败,我们都要明确孩子才是主体。
自评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成人。比如,当下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拖延症。其实,对拖延症的看法也可以分两种类型:有些人觉得自己天生就是这样——“懒癌”,属于僵固型思维模式;有些人则觉得可以用各种方法改进,不管是通过努力,或者其他方法,这就属于成长型思维模式。
刻板印象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僵固型思维模式,比如,女生不适合读理科,就是一种刻板印象,害了不少人。一旦我们把某种看法(对他人、对自己、对世界)僵固了,就是僵固型思维模式。这边我也推荐大家读一读埃伦·兰格(Ellen J. Langer)的《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Mindfulness),里面讲了很多例子。
1.《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Mindfulness)

埃伦·兰格著,王佳艺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简评:兰格博士的“专念”启发了整个世界,改变无数人思考与感觉的模式。专念是不受束缚的思维,是洞悉一切的思维,是既理性又充满远见的思维。

2.《成功,目标与动机》(Succeed: 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著,汤珑译,译林出版社,2013。

简评:你会发现平时听到的太多建议都是显而易见且无用的——保持积极心态,制订计划,行动起来,做到最好……作者以严谨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大量极具启发性的实验,为读者揭示了人类动机的基本理论。

3.《看见成长的自己》(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卡罗尔·韦克著,杨百彦、乔慧存、杨馨译,中信出版社,2011。

简评:怎样利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在音乐、文学、科学、体育、商业等领域获得卓越成就,以及在我们生命的不同阶段,怎样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获得成功。

[1] 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德韦克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动机、人格和发展,教授“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和“动机”课程。她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大的贡献是其内隐智力理论,参见《看见成长的自己》(中文版已于2011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2] 《他们创造了美国》中文版已于201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编者注

[3]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共同提出的,认为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编者注

这让我想起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过:“你通过给一棵树施加熟石灰和人工加温,就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使它发芽、抽枝、开花,甚至结果;但很快这棵树就会凋谢、枯萎,甚至死去。”他还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观察:“在奥林匹克比赛的优胜者中,只有两三个人曾两次获奖:一次在童年,一次在成年。很多竞技者早年辉煌,但随后表现平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过早的过度训练,把他们的力量消耗殆尽,没法再次达到巅峰状态。”
我现在讲一下择偶偏好的权衡。这里要提到两位学者,一位是巴斯(David Buss),进化心理学家;另一位是弗莱彻(Garth-Fletcher),社会心理学家。弗莱彻对巴斯有意见。
弗莱彻想看更现实的场景,因此他对择偶偏好进行调查,他将择偶偏好归结为对三大因素的偏好:长相、性格和资源。

为了看人们具体的选择,他保持其中一种因素不变,让另外两种因素打架。比如保持长相不变,要求人们在“好性格、坏资源”的伴侣和“好资源、坏性格”的伴侣中选择,以此来判断人们到底是如何权衡的。

弗莱彻的研究结果:

·当资源跟性格打架时,人们选性格。

·当长相跟性格打架时,他们还是选性格。这样选择的男人有七八成,而女人超过了九成。

·有趣的是,当长相跟资源打架时,男人跟女人的选择就不一样了。

绝大多数女人宁愿选一个有钱的丑男人,也不会跟一个没钱的美男子在一起过日子。可是,有一半男人选择跟有钱的丑女过日子,而另一半男人宁愿找一个没钱的美女当老婆。

李欣:长相、性格、资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总结为:

if (如果)长相相同或资源相同

性格>资源

性格>长相

elif (如果)性格相同:

if 性别=男

长相=资源

if 性别=女

资源 > 长相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男人好色,女人爱财”这句老话。这句话,我不太赞成。在不考虑性格的情况下,男人的确更在意长相而非财富,女人也的确更在意财富而非长相。不过,这样做的男人只有一半,可这么做的女人则是绝大多数。男女之间存在更大差别。

吴宝沛:弗莱彻的研究结果得到了另一位研究者的佐证,帕梅拉·里根(Pamela Regan)发现:跟才智、长相、地位、权力等因素相比,人们在对配偶的性格要求方面最难让步。这其实意味着,性格为王。在找对象的时候,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把性格因素看得最重要。
择偶权衡的研究好像是撇开“真爱”来谈,没有真爱,才会权衡,不是吗?

吴宝沛:这个问题很好,但其实权衡跟真爱不矛盾。权衡更多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有意识也可以。因为你不可能得到一个既温柔又贤淑,既有钱又体贴,既身材苗条又会多国语言的女友或老婆,因此你必须清楚对方哪些优点你在乎,必须有;哪些优点你虽然在乎,但是可有可无。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说,男女友情是一个新事物。在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上,甚至在很多现代的原住民部落中,陌生男女之间的近距离接触,特别是长年累月的接触,极少。甚至在农业文明出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情形也很少发生。

因此,这是一种进化史上的新现象。陌生男女在家庭之外的密切接触,很可能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儿。女人这时开始大量进入工作场所,而不像她们的长辈和祖先那样,把一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家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