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舆论场中的“变”与始终“不变”
梳理最近的教育舆论场,不断出现一些新现象:
北京大学近日宣布,该校世界历史专业博士于艳茹发表的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决定撤销其博士学位,严惩学术不端。但出人意料的是,北大的行动并未得到舆论一致点赞。
比如,最早举报于艳茹论文存在抄袭的《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回应说,眼前,我们道德环境整体不大好,“大偷”不受处罚,“小偷”却被逼到死地,结果有失公平、公正,对于艳茹应该以批评教育为主。而根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发现,和陈力丹教授持有相似观点的网友达24.5%,另有36.8%的网友认为这是学术大环境使然。
还有7.9%的网友要求追究相关导师的责任。“回首渡客”网友表示,“导师不被处理,就不是于艳茹抄袭事件的最终结果”。另一名叫“曰若不敏”者则诘问说,“导师、答辩组的责任呢?”
透过这一事件,我们发现在过去一些我们认为“无比正确”的东西在舆论场中正在发生着改变:社会走向开放和多元,关于一个事件的声音也必然走向多元。
多元的声音中,有理性思考,也有狭隘之音。但随着舆论场中大多数人的成熟度不断提升,我们看到“偏激”之后,更多的“理性”正在生成:
近日,一则题为“90后大学生调研城管3年,态度不再偏激”引发热议。今年23岁的大学生张贵生过去也是个“愤青”,在“城管与小贩问题”上坚信“一切都是城管错”。然而,在和同伴们经过长期调研后,这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不仅同情小贩,也开始同情城管,“这都是城市发展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问题根源在于目前的行政执法管理模式。他们在研究报告中建议政府转变“励业管理模式”,把小贩视为对社会有用的职业加以引导和管理,而不是“城市污点”。这项研究引起了长沙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还举行专门的对接会,与课题小组交流探讨小贩管理问题。
在这篇新闻报道后面,除了一大片喊“正能量”的赞誉,也引发网友对“偏激”的反思。网友“陈堪已被占用”说,“年轻人都应该这样子,少些谩骂,多些作为,可惜现在‘喷子’太多”;网友“Carfield630”说,“选择站队,一边倒就不对了——是要促进矛盾解决,而不是让矛盾激化”。
事实上,越是多元的社会,越需要身处其中的我们每一个跳出“狭隘”,跳出个人立场和偏见,尽可能以一种包容而全面的态度,地看待他人和世界。否则,我们就会被狭隘的见解、偏激的思想驱动,无法化解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内心的种种对立。越是多元的社会,人们对话、协商以及达成共识的意识与能力就愈显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将来的人们不仅找不到并肩前行的伙伴,连脚下的地方也会松动。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即使在不断变化的舆论场中,有些东西却是始终“不变”,确定无疑地存在着的:
1月10日,被网友敬称为“布鞋院士”“扫地僧”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逝世,引发网友集体追忆。
“布鞋院士”之所以得到无尚的敬重,恐怕就在于那种确定无疑的东西——当金钱、权力、时尚的势力大行其道时,猛然瞥见一个专注从容、自适自得的身影,悠然行走在欲望多于理想、空想大于行动的人群边缘,那种震撼是直抵灵魂深处的——作为教师,他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作为科学家,他潜心科研,为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这个时代的一员,他自然率性、情操高尚,为时代留下了精神积淀。这些真正蕴含美好价值的人和事,无论经历怎样的时光变迁,都无需包装,无需宣传,就能传得很远很广,说明这正是人心之所向。
人心是最大的社会变化。这一方面提醒教育人要关注社会变化,并教会学生从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以及在不同观点之间进行协商与共识达成的能力,降低人们共同生存的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身处其中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坚信在不断变化中,那些确定无疑的价值和观念始终都在,而这正是支撑这个社会不变向善向好的基石。(兰品教育舆情研究分析中心出品,综合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的报道,写于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