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情怀🍸日更达人联盟典昕🎪诗集

惊蛰,撩醒大地沉睡的梦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71人  乐道也

春雷响了,撩醒大地沉睡的梦。

春天突然水落石出,小生灵伸展腰身,庆祝自己的苏醒。

枝桠,轻风,水滴,在湿润的闪电下,开出各自的风景。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观田家》中的诗句。二十四节气中最具动态画面感的节气惊蛰到了,春催万物,大自然开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惊蛰标志仲春时节的开始,春雷乍响,惊醒了蛰伏中的动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节开始有雷,蛰伏的动物听到雷声,因受惊而苏醒过来,结束了漫长的冬眠。

惊蛰古称“启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叫刘启,当时人们为了避讳,将“启蛰”改为“惊蛰”。这一改,改得实在是好。

“启”与“惊”虽字意相近,但“惊”字更响亮生动,一个“惊”字,凸显这个节气的来头与气势不同凡响,天地惊雷,万物惊醒。

惊蛰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意思是说桃花开始要红了,如霞似锦。

二候仓庚鸣。仓庚鸟开始鸣叫了,仓庚就是黄莺,也叫黄鹂。《诗·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禽经》:“仓鹒,黧黄、黄鸟也。”张华注:“今谓之黄鹂,黄莺是也。”

三候鹰化为鸠。古人认为动物之间会发生变化,此时天空中看到鹰少了,田野里到处能听到斑鸠咕咕的鸣叫。

江南农村,民间习俗对惊蛰十分重视。相传这一天听到雷声响则年岁丰稔,所以有“惊蛰闻雷米似泥”的说法,意思是惊蛰这天若有雷动便是丰收之年,米丰收自然就不值钱了。

反之,假如未交惊蛰就打雷,则年成不好,是歉收之年,这一年的气候也会阴阴湿湿。所以民间有俗话说:“未蛰先蛰,阴湿一百廿日”。

惊蛰的枝头埋藏着春意,毛茸茸的花苞悄悄萌动,杨柳枝上爆出鹅黄的新芽,悄无声息又蓬蓬勃勃。

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三花一开,到处都是春天噼噼啪啪的声响了。

清代袁枚在《春风》诗中写道:“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惊蛰后,大自然开始进入了一个充满灵动的时节。

梅花俏,桃花红,梨花白,樱花艳,菜花黄,更有众多不知名花儿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竹林中的春笋,如剑刺破沃土,蓬勃向上。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

惊蛰动了地气,风也柔了,漾起一圈圈暖意,田野里的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

春天如涨潮的水,向着生机勃勃进发,谁也捂不住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