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玩转社群首页推荐

听说你想赚钱?社群风口你抓住了吗?

2016-12-19  本文已影响941人  项有妙

在这个自媒体迅速崛起的时代,伴随其发展的社群营销属性也逐渐凸显,现阶段的社群经济已经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并列为三大经济。而社群的高品质互动产生了高价值的商业转换,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看到了社群的巨大潜力,都想涉猎于社群,抓住风口,狠狠地赚上一把。

然而,想做社群也并非想象中只是建个群那么简单,其中很多门道值得我们去探索。那么今天,就来聊一聊我对社群的简单认识吧。

一、社群启动阶段

1)社群趋势

2)社群定义

社群其实就是通过某种社交平台聚集在一起的群体,有相同的属性和统一的目标。那么社群的相同属性越强烈,目标也就越精准,社群所产生的裂变价值也就越大。

一个社群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做社群的目的就是一群人通过相互协作达成某种目标,实现某种价值。做社群要注意的也是这一点,很多人做社群是为了达成自己某种目标而自发建群,并没有从群体角度去观察,尽管前期阶段社群活性强,但因属于一次性社群,后期社群慢慢成为冷群甚至死群。

3)社群定位

每个公司与产品都有定位,同样,社群与其无差,定位是社群的关键,一切后期有序的规划性运营都是围绕社群定位来做的。

社群主分类:

4)社群价值

没有价值的社群,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5)社群参与者维度

6)利益点直接导致社群活跃度

每个社群都有它的利益类型,如获得取信息,帮自己养成习惯,采购好物等。
社群属性:讨论观点和交换信息

7)建群判断
不一定有自己的社群,但需要你去找合适的社群,然后跟他们接触合作,达到你的推广目标。在纠结如何开始运营自己社群的时候,不如先看看有没有已成型且合适的社群。我们可以去主动寻找,因为社群里的人特点都是高度相同的,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社群,就可以直接开始推广,不需要自己再花时间搭建。

附:我们要意识到社群不一定是要属于自己,你完全可以和别人成立的社群去进行合作和推广,只要人群找对,那么合作的效果就不会太差。

8)社群载体

首次选择载体要慎重,后期迁移成本会很大,要从各方面功能性考虑

二、社群运营

1)社群运营有三个方面:

前期:社群运营可以PGC为主,由社群运营人员负责内容的高效产出,主要维持内容的深度,引导群成员主动进行内容产出;

中后期:社群运营可以群成员的UGC为主,主要维持内容的广度,贡献社群的流量和参与度,促进用户使用、培养用户习惯。

后期:根据社群发展再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2)可复制性社群所具备的条件
满足社群 3 个特点:

1.社群内有大量志愿者
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人是不拿工资的。因为其他的原因加入到这个社群,愿意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上面。

2.社群内很少存在服务客户的概念
社群不是企业,一边领导一边员工,也不是乙方服务于甲方的形式。
社群是把大家放在一起,互相进行协助来达成某个目标。

3.社群具备开放属性
不断欢迎更多人加入,而不是相对封闭的私有组织。

结合 3 个社群特点定制一套清晰的规则可以很好的协助社群复制。无规则很容易会把原有的社群设计打乱。

3)社群角色

1.管理角色:主席、财务、对外副主席、对内副主席

2.社群成员角色:

3.线下聚会角色:
构建日常活动决策系统,主要来源于社群成员的共同目标,日常活动围绕目标去设计,每周或月组织线下聚会

4)玩法:PK 比赛
组织比赛,调动周边社群,在比赛中去认识新朋友。
从线上到线下区域,从市举办到省到国家到··· 横跨所有同类型社群,让不同分社群参与者互相认识,扩大圈子,觉得社群本身更有价值,也能吸引新人开始对这个社群产生兴趣。(肯德基连锁)

5)群规
社群就是学校,需要招生、定校规、盈利,并且得学会取舍,与时俱进
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要有准入门槛;
2、要有相同目标;
3、要有长远目标;
4、线上线下结合;
5、要有一套奖罚制度;
6、要去中心化(互为中心);
7、要有迭代能力(社群可复制性)

6)社群初步变现
1、收取会员费
2、售卖周边产品
3、社群活动冠名费
4、发起众筹
5、投资项目(投资看中的创业者)
6、收广告费(品牌入驻)

7)概括性社群变现形式
1.产品式:以产品为导向,通过对产品的不断更新来实现变现。
2.会员式:通过收取会费员实现变现。
3.电商式:通过销售商品实现变现。
4.项目式:通过各种项目协作推出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5.众筹式:利用社群精准粉丝特性发起众筹。

三、数字化运营社群

社群运营的核心是数据化,动态跟踪用户数据和行为,借此判断社群成员的消费趋势。
数字化运营八大打通:

社群成员与社群的亲密度要进行数据化,实体化的呈现。可以针对每一个行为数据设置亲密度系数,随着社群成员的行为数据不断的被收集,亲密度将会被量化计算,最终呈现出来。

高亲密度的成员:增加社群产品的消费推荐更多新成员、乐于提出产品建议和参与社群运营。快速准确的识别出高亲密度成员,对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互动,有益于社群运营。

亲密度主要取决于社群参与课程、出勤情况、互动、消费等多个维度。其中“学霸”为最高的级别,基本上70%的传播都来源于20%的学霸社群

四、社群考核

5个考核角度:
1)首次意愿:用户是否愿意试试这个社群。通过某种方式告诉大家你的社群和具体玩法。
你的社群设计和推广方法直接呈现效果,记得计算转化率。

2)投入成本:记录用户支出成本。
成本决定对用户而言社群的价值。

3)续费率:记录最初用户数,后期二次续费时的流失数。
用比例差距判断社群的模式。

4)转介绍率:NPS测试(Net Promoter Score )调查你的用户向他人推荐社群的可能性以做评估

附:NPS 问卷调查,
问题:你愿意将社群推荐给朋友的可能性有多大?
分数范围:0-10分。
0 分-绝对不可能,
10 分-可能性极大。
0-6分:不满意的批评者
7-8分:中立被动者
9-10:比较认可的推荐者
计算公式:(推荐数-批评数)÷总样本数×100%

公式中忽略中立被动者,因为他们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推不推荐都行,只记录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群。
转介绍率高于 50% ——还不错那你就70% 以上——更加不错
低于 50% ——危险

通过转介绍率引发对社群的思考,多数人不推荐基本上基于对社群的不满意,是否社群模式存在问题,该如何进行改进?

5)成本舍弃:构建升级系统,用户级别越高,越难舍弃现有级别及社群同伴,离开成本大降低流失率。

从这5个方面,来考核你的社群是否存在问题,当然不局限于此。

五、小结

取势、明道、优术。定位定战略,推荐书《平台战略》 。其一自发式社群运营,其二为多平台合作共赢,根据自身情况抉择。

品牌社群的关键在运营,服务的过程中更要注重运营的规划、资源投入、人力投入、活动策划、社群氛围、社群温度、社群发展节奏等

给你的用户一个社群,互相了解、理解、收集他们的需求,满足他们。每个自媒体人都要创建一个自己的社群,不论大小,重在有温度的链接。当你与社群一起成长的时候定会彼此间独特的记忆。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