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大脑》:为什么手机会有如此大的魅力
以前有“电视迷”,现在有“手机迷”。不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很多有沉迷于手机世界里无法自拔的经历。手机,这个让人们既爱又恨的产品,我们甚至不明白为什么只要得空,就会不自觉的拿起手机,简直是“手不离机”。
也许《手机大脑:让人睡眠好、心情好、脑力好的戒手机指南》(以下简称《手机大脑》)这本书可以帮我们了解手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人总是拿起来,放不下。
作者 [瑞典] 安德斯·汉森 / Anders Hansen,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畅销书作家,接连斩获2019年瑞典年度健康大奖(二度获奖)、精神病基金会大奖,入围年度最佳数码教育家奖。
手机,确实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它也在悄悄的侵占着人们的时间。人们看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醒着时每十分钟就会拿起手机看。晚上睡前看,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也是拿起手机看,成年人每天碰触手机的次数高达2600次。
这些动作每天消耗了我们近4个小时。我发现,只要放下手机,不看视频,我有大把的时间做其他事。作者写这本书《手机大脑》的目的,也是想帮助大家从手机里夺回我们宝贵的时间。
为什么手机如此令人上瘾?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讲,从古人开始,人们就渴望新知识,因为了解得越多,生存概率越大。我们通过手机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同时,大脑喜欢那些难以预测的事物,“说不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这个想法推动着我们不断拿起手机进行确认,于是出现了十分钟看一次手机的行为。
还有被植入手机的漫天飞舞的广告夺走了我们的注意力,这些广告和各种APP不断刺激着人们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哎呀,看看谁给我点赞了”,与赌徒“再来一把,这一次说不定我能赢”心理如出一辙。手机的一些软件就像hai洛因一样具有高度的成瘾性,连手机的设计者,软件的开发人员都后悔自己的行为。
人,有两个欲望即试图不断窥视身边人和事的欲望、人们想要谈论自身的欲望。网络时代,网上接触的人比线下接触到的多得多。人们想了解身边人和事,想发表自己的言论,网络是很好的平台。
就是这样,手机悄无声息偷走了我们的时间,分散了我们宝贵的注意力。如果你觉着不花钱用着社交媒体你就大错特错了。
“聪明”地使用数码设备
手机是把双刃剑,既可以给我们加持,也可以将我们拖进泥潭。信息时代,让我们完全离开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并不现实,那么“聪明”地使用数码设备就尤为重要。
首先,特定的时间段,远离手机。比如在工作中,如果是在处理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事情,就将电话调至静音并放置在别处,不要放置在手边。
在与人相处时,也建议将手机调至静音,并放置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如果睡眠不好的人,则不应该将手机放在卧室。如果需要早起,使用闹钟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检查使用手机的时间。作者建议下载一个App,来监测自己有多频繁触碰手机以及使用时间。这样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手机究竟“偷”走了我们多少时间。
最后,增加一些其他的娱乐活动。可以将运动、见朋友的时间都规定好。多参加线下活动,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释放压力,脱离对手机的依赖,减少花在屏幕上的时间。
通过《手机大脑》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手机的开发原理。让手机来为我们服务,不是我们被手机绑架。手机被开发出来是方便我们生活,不是让我们变更焦虑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