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简友广场想法

股市,是一个动态逻辑的市场

2021-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晓晓说市

之前听一个经济学硕士的分享,我学会了一个词:动态逻辑。

我觉得这个词很有意思,这就好像一句经典语句:世界上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

我一直觉得股市是一个可以用逻辑学和推理学来分析的市场。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比如最简单的博弈论之说,只要可以推断出股市中多方的力量强于空方的力量,那么这只股票的未来趋势大概率就是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股市的逻辑并不是简单的1+1=2这么简单的逻辑,股市的逻辑是随时会变化的。

再比如同样的博弈论之说,如果宏观层面的金融政策收紧了,那么流入到市场中的钱肯定也会收紧,市场变弱肯定只是时间问题,此时即使多方的力量强于空方的力量,这样的上涨可能也只是昙花一现。

就是经常说的反弹就是最好的逃跑机会。

所以,对于市场,我们要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一个判断的逻辑没有改变,你的结论才能成立。

昨天跟朋友一起看了一天的股票,他最近在用MACD这个指标,并且用底背离这个指标在寻找股票,期间也找出一只妖股,正好是叠加元宇宙的热点,从8块钱左右已经涨到13块钱了,可惜他并没有买。

然后周五的时候,我们就约好了,可以讨论一下下一周自己看的一些股票,先预判走势,再观察预判走势跟实际走势的差距,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技术究竟可用不可用。

在寻找股票之前,我还特地强调了一遍,我们现在找的股票基于一个大原则:A股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并且市场的钱不会减少。

事实上,北交所,科创板,还有据说又有一个新的中字头股票要上市了,这些都会对现在的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产生虹吸效应,不过这种虹吸效应我个人判断是比较短暂的,所以我觉得可以不计入考虑。

用MACD指标判断,会有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日周季年,这些指标就跟普通的K线指标一样,有日K,周K,年K,MACD也会有对应的指标。

昨天在软件中看股票的时候,就会发现并不是每次的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日周的MACD指标都是一致的,有时候甚至于会有相反的走势。

比如30,60MACD走出顶背离的状态,但是日MACD可能是底背离的状态,如果单纯一个指标其实也很难判断这只股票未来是涨还是跌,此时此刻,最好就不要妄动,可能是有我们不了解的事情正在发生,多多的耐心等待就好。

有一个重点是:小级别的指标服从于大级别的指标,但是小级别指标可能会带动大级别指标,这样这只股票的所有指标在将来会渐渐的可能趋于一致性。

就好像我之前问别人撸K的重点是什么,他说低级别的K线的使命是让高级别K线趋势合理化。

当时我其实并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昨天跟朋友讨论了一下MACD这个指标,才明白,原来小级别的指标很多时候跟大级别的指标走势并不一致,那么,在这种不一致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个指标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就是大级别指标最终将会起决定性作用。

不过在研究股票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如果真的看这个MACD指标的话,滞后性很明显,比如一只股票,我跟他之前聊天的时候,我买入了,他说从指标来看,可能会回调三五天。

但是事实是那三五天这只股票一直在上涨,现在再看你那只股票的MACD图表,在下跌的时候突然又拐弯往上了,所以指标的滞后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之一。

经常听见有人说技术指标在股市是没用的,或者有人会说应该用基本面判断股市。

我个人的技术不够完全成熟,很多时候,我也会从大方向判断,然后从小细节入手。

在我看来,股票的基本面是让你确定这只股票是否可以买入的依据,而技术面是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买,什么时候应该卖。

原创不易,帮忙点个赞再走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