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探微1:那一“箭”的风情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也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襄公的弟弟,别称公子白,是名副其实的春秋一哥。齐桓公在成为国君之前,齐国的国君是他的哥哥——齐襄公。
据《史书》记载,作为诸侯国的齐国,到了齐襄公时,国政非常混乱,国君“淫于妇人,数欺大臣”。最为不齿的是,齐襄公还与自己的异母妹、鲁桓公的夫人通奸。有一次,鲁桓公带着妻子回齐国探亲,在和齐襄公偷情时,被鲁桓公抓了个正着。齐襄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死士刺杀了鲁桓公。
齐襄公的种种暴虐之举,搞得齐国人心惶惶。为了避难,多名齐国公子纷纷出逃,其中,管仲、召忽等人辅佐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鲍叔牙则辅佐公子白逃到莒国。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内发生政变,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杀死了齐襄公,自立为齐国国君。更为狗血的是,仅仅在次年,雍林人又杀了公孙无知,这样一来,诺大的一个齐国没有了国君,于是,重立新君便成为了齐国贵族宗亲及大臣们的第一要务。
在当时,最有资格继承君主之位的只有两个人:公子白和公子纠。而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这两个人为了争夺齐国的君位,开展了系列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争斗,最后公子白惊险取胜,从此登上了春秋的历史舞台,开启了他的争霸之路。
而笔者本文想谈及的,便是齐桓公继位的过程,这个过程流传很广,中学历史课本上就曾经有过,对这个过程,笔者一直是深信不疑的,一直到我仔细阅读了《史记·齐太公世家》的原文后,我才对此表示怀疑。
《史记·齐太公世家》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於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这段话的大意是:公孙无知被杀后,齐国在议立新君之时,高敬仲、国懿仲(注:均为齐国正卿,受过周天子加封)两家先是暗地通知公子白回国。鲁国听说后,也发兵送公子纠回国,而且派管仲带兵截住从莒国归齐国的路,在管仲截杀的过程中,曾一箭射中了公子白腰间的带钩。公子白急中生智,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得到消息后,于是就慢悠悠地送公子纠回国,一直走了六天才到。而这时的公子白已兼程赶回齐国,由于他先回来,因此高傒等人立他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这个故事很简短,但却很曲折,很刺激,甚至很狗血。试想,如果管仲那一箭射偏那么一丢丢,真的射死了公子白,那么齐国乃至整个春秋的历史或许都将改写,但他偏偏就把箭射到了公子白的“带钩”上,事情就有这么巧,是不是有点像设计好的剧情?
但是,我仔细揣摩这段简短的文字,却至少有三点说不通,至少我自己说不服不了我自己。
其一,在春秋时期,齐国的首都设在临淄,鲁国临淄的东南面,莒国在临淄的正南面。公子白要回齐国继位,按线路是直接往北走,他又先得到了高敬仲、国懿仲提供的消息,得到消息后又是马上出发,按照常理,一路上肯定不敢耽搁,要快马加鞭才是。而鲁国得到消息的时间在后,即便想派人截杀公子白,公子白去往齐国是走直线,派去追杀他的人却要走斜线,公子白又先出发,请问还能追得上吗?
注:临淄城在莒国的正北面其二,既然是去执行暗杀任务,又是在别国实施,为保密起见,派去的人应该不多。公子白回齐国继位,这么好的攀附机会,莒国作为弱国,不可能不派军队护送。因此,即使管仲等人刺杀成功,请问刺杀的人还能活着回来“报捷”吗?
其三,既然是刺杀,为保证成功率,就必须确保一击必中。要一击必中,就必须在离公子白较近的位置射箭,按照古代弓箭的射程,最理想的位置应该在五十步以内,因为当时的弓箭,超过五十步,不仅不准,而且还没杀伤力。而根据记载,箭又是射在公子白的“带钩”,由于先秦时期的“带钩”多用青铜铸造的,那么射出的箭应该被弹开,而不是刺入他的身体。在这么近的距离之下,箭是弹开了还是射入了公子白的身体,管仲等人应该看的清清楚楚才对,那公子白“佯死”又怎么能骗的过管仲呢?难道所有派去刺杀的人都是近视眼吗?当然不可能了。
可见,对这段历史记载的疑点实在太多。因此,我认为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杜撰出来的。那么是谁杜撰出来的呢?公子白本人或者是他的幕僚龅牙叔等人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嘿嘿,站在公子白的角度看,好处多着呢。
第一,这一箭射来,我眼看就要挂了,可偏偏射到了带钩上,这叫命不该绝,冥冥中自有天意。说明我的继位乃“受之于天”,这叫抬高了自己。可别小看这点哦,古代可是非常讲究“受之于天”的,要不然皇帝怎么会被称为天子呢?
第二,你看啊,管仲帮我的弟弟来刺杀我,对这样一个在政治上站错队的仇人,我在继成国君之位后,都能原谅并且重用他,是他成为齐国的国之栋梁,我是多么的宽容仁爱啊,其他的兄弟们还不赶快跟着我干?这叫收买人心。
第三,我这个弟弟,为了争夺君位,居然派人来暗杀我,这种卑劣的手段都使得出来,对待兄弟尚且如此,人品一定有问题,如果继位了,一定也是一个暴君。这叫贬低对手。
大家看,仔细一分析,这个故事抬高了自己,贬低了对手,收买了人心,多么划算的一笔买卖!
那么,齐桓公继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剧我推断,他的继位应该是齐国贵族和大臣们综合各方考量的结果,应该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而并非是因为什么“先到”才继位。
我们先看一下以下这段原文:
次弟小白奔莒…… 小白母,卫女也,有宠於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史记·齐太公世家》
以上这段话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可以得出公子白成为国君候选人的两大优势:
其一,他的母亲是卫国人,他却跑去莒国去避难。这表明要么他的母亲在卫国身份低微,要么他母亲的娘家和卫国国君的关系不太好。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至少可以说明,公子白没有强大的外戚背景。选择这样一个候选人,继位后必然只有倚靠拥立有功的大臣,这对拥立者极其有利。这样的事例在古代很多,比如汉初周勃等人拥立刘恒(注:即汉文帝)继皇帝位等等,也是这个道理。
其二,高傒这时是齐国的重臣,有着强大的贵族势力。他的话极具分量,而公子白在年轻的时候就和高傒交好,所以必然倾向于公子白,事实上,后来也正是“高傒立之”。
而公子纠的情况则截然不同,我们看以下的记载: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於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史记·齐太公世家》
通过这段话,按照刚才的逻辑,很容易得出公子纠继位的两大劣势:
其一,他的母亲是鲁国人,他便理所当然的跑去了鲁国避难,而且鲁国后来还派兵护送他回国继位,至少说明在他的背后有一定的外戚势力。他如果继位的话,受外戚的左右,不仅对拥立他的大臣掌权不利,而且还有被“卸磨杀驴”的危险。
其二,由于齐襄公派死士刺杀了鲁桓公(注:鲁桓公死在了齐国),还与其夫人通奸,可见当时鲁国与齐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比较紧张,至少好不到哪里去。选择公子纠继位,有鲁国在后面捣鬼,齐国很难说不会陷入新的动荡,这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利。
所以,不管是于公于私,齐国贵族和大臣们多数选择公子白、放弃公子纠的可能性极大。
那么,最后公子纠的结局如何呢?请看:
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 《史记·齐太公世家》
在当时,鲁国国力远不如齐国,齐国要鲁国杀了公子纠,鲁国只好乖乖就范。
公子纠终究还是死于公子白之手,但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永远都是你死我活、没有退路。
唉,如果他不去争,好好的呆在鲁国,好好做他的“寓公”,或许能安然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