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的猫超神鬼怪怀左同学训练营

《摇篮岛上的小拉拉》后记

2018-07-19  本文已影响15人  简佳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孤岛,那是离自己最近的地方。
——题记

01

写完初稿,我画蛇添足地在结尾打了一个“完”字,希望这个字能带给我一种仪式感。我以为这样的一种刻意的仪式感,会给我的这场旷日持久(嗯,没错,有点汗颜,但这是事实)的“战斗”划上一个句号,让我如释重负。

然而,没有。期待的如释重负并没有如约而至,我依然觉得沉重,甚至压抑。

因为这本身是一个让我轻松不起来的话题。

写这样一个故事的想法最早萌发于三年以前,那时候,我第一次深入接触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那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她的父母在她六个月大的时候就离婚了,抚养权归爸爸。但是爸爸因为工作没法照顾她,爷爷奶奶就把她带在身边抚养。当时她已经六岁了,天分很高,能独立阅读,喜欢画画,喜欢跳舞,并且和大多数小女孩一样喜欢所有漂亮的东西,尤其喜欢玫红色。

看得出来爷爷奶奶花了不少心思培养她。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亲子关系的疏离等种种原因,爷爷奶奶在抚养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情绪,而情绪发泄的对象,只能是小女孩。在这种环境下,她自己当然也无法学会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家里经常狼烟四起。

这是小女孩的原生家庭,单亲、留守、隔代养育是我能想到的这个家庭的关键词。

我非常想为她做点什么,只是当时的我尚未成长,屡屡提笔,却屡屡作罢。我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写。

很重要的是,随着我自己孩子的成长,我发现自己hold不住的部分越来越多。

我曾经是一个足够听话、足够懂事的“别人家的孩子”,我想当然地以为我也一定能把我的孩子养育得乖巧听话、懂事礼貌,让我时时刻刻倍儿有面子,甚至许多我自己一直期待却未能实现的梦想也都可以培养他去实现。

但是这些理想在我的孩子只有两三岁的时候即宣告破灭。他并不是我期待中乖巧听话的类型,恰恰相反,他时时刻刻在挑战我三十多年的认知。

当我指责他不能好好说话时,他会说“我好好说话你们大人根本就不会听的”;当我要求他听话时,他反问我“为什么我得听你的,(而)不是你听我的?”当我为了回避他的某个问题而试图岔开话题时,他会固执地提醒我“妈妈,我问的不是这个”。

我常常哑口无言,将这些视为我育儿的“惨败”。育儿的挫败让我非常沮丧,很多问题自己都还弄不明白,又怎么能去帮助别人?

我不得不正视育儿大计。

02

一开始,我从各种渠道搜罗各色“降儿大法”。

但很快地,我就发现那些方法要么偶尔奏效,要么直接无法操作。而且我越来越多地发现,很多问题居然是我自己的问题。

这几年,我陆续读完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家为何会伤人》、《梦知道答案》、《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心灵作家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爱到极致是放手》(原名《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著名关系教练、幸福力导师周梵老师的《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的《完整的成长》,心理咨询师李雪老师的《当我遇见一个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的《活出最乐观的自己》(Learned Optimism),美国知名心灵导师威尔•鲍温(Will Bowen)的《不抱怨的世界》(A Complaint Free World)等等心理学和心灵成长的相关书籍。

原本只是想寻求育儿技法,却意外地发现了一条自我成长与自我疗愈的捷径,这些智者们给我的启发,远远大于看似直接有效、实则简单粗暴的技法。

在学习的同时,我一直没有忘记观察身边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问题。

有一个朋友,他和妻子早在女儿初中时就离婚了,但是现在女儿已到了高三,他自己已经再婚并又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儿子,仍然没有和女儿坦白过自己离婚的事。

他常年在国外工作,回国后从来都住在酒店,他会约女儿来酒店见面或在外面吃饭,跟前妻则没有任何互动。每每问及和女儿坦白的事,他总是说:不知道该怎么说,再说她们(前任和现任妻子)又不在同一座城市,而且我感觉女儿的性格也挺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孩子真的不会受影响吗?

有一对长辈亲戚,两个女儿十来岁的时候离了婚,父亲再婚,母亲没有再嫁,一直一个人带着女儿们过,把对前夫的所有怨气全都灌输给了女儿,两个女儿就这样带着对母亲的同情和对父亲的怨恨长大了。成年后,一个是典型的受害者人设,一个则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认为男人都是不可信赖的混蛋。

你以为,只有你自己在承受婚姻的痛苦和不幸吗?不,孩子才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身边的大人们的婚姻,没有一对是幸福的,是的,一对也没有!争吵、冷漠、抱怨、仇恨、相互谩骂甚至大打出手是婚姻的常态。

所以长大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婚姻是既憧憬又恐惧的,憧憬有人会无条件地包容我,但又恐惧婚姻里那种令人窒息的状态,而且我知道一旦进入婚姻,那种状态将会陪伴终生!

对待恋爱,我一直非常悲观,在大家都很享受的甜蜜期,我会非常不安,惶恐地等待着“另一只靴子”落地。比起你侬我侬,我更想知道两个人进入争吵期甚至死寂期会是什么样子,那种压抑的程度我是否能承受。

跟先生谈恋爱时,我曾经向他表达这种恐惧,他说:“进入婚姻也不一定就要吵架啊,我父母就一辈子没吵过架!”

哇塞,你无法想象我当时听到这句话有多么感动!我觉得自己简直是听到了天籁,这比山盟海誓对我更有诱惑力,我立刻决定非他不嫁。

《摇篮岛上的小拉拉》后记

03

中国的单亲家庭,除了父母一方的缺失以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隔代养育。而且很多时候,祖辈(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单亲家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婚姻的成败、孩子的抚养甚至家中大小事务的决定,他们都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因为从小时候起,父母对孩子总是既焦虑又控制,焦虑孩子的不独立,却又不敢放手让孩子去探索,或者偶尔放手,一旦发现结果稍稍偏离预期,父母会惶恐地收回控制权,代之以更紧张的控制。当焦虑遇上子女的婚姻失败,孩子就成了多方角力的主战场,暗流涌动,相互较劲。

对于从小到大的控制和隔代养育,单亲爸爸、妈妈们总是又依赖又嫌弃,他们渴望真正地长大和独立,却无力对自己的生命负全责,他们几乎“看不起”父母过时的养育观念,却由于工作、生活等种种原因无法亲自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在挫败中长大,父母在哀怨中变老。父母在等着孩子道谢,孩子在等着父母道歉,这是千万中国家庭之痛。

单亲家庭中,这种成长之痛、养育之痛只能来得更复杂、更胶着。

因为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翁婿关系、夫妻关系等等全都交织在一起,每一种关系都无法纯粹。

《摇篮岛上的小拉拉》后记

化解家族轮回的痛苦,需要我们作为成年人真正的成长和自我疗愈。

作为80后,我和我同龄人的父辈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他们经历过“文化大革命”、自然灾害等人为或自然的祸事,那种社会动荡和物质匮乏,让他们至今心有余悸、谈之色变。那样的日子在我们听来是遥远的故事,对他们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在故事里,我把这样的经历写成了那场灾难,还有后来的三年大旱。这是故事的暗线,也是我不想舍弃的一条线索。

我非常想和仍对原生家庭心怀怨怼的成年人说,我们真的需要学会尊重父母的生命背景,同时也尊重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存在,接纳父母的不完美,学会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不要披着一张成人的皮囊,不断地去责怪和埋怨父母:你们当年为什么就是看不见我?(建议阅读:张德芬《爱到极致是放手》)

《摇篮岛上的小拉拉》后记

事实上,如果我们愿意用正向的思维来看,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次“灾难”都给人们带来过成长的机会,那场把高山和草原变成孤岛的地震,让人们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那场历时三年之久的大旱,夺去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可是又帮助人们开通了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路。

灾难,何尝不是大自然的馈赠!正如第二节的题记所说的:生活中如果有裂缝,别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建议阅读:伊丽莎白•莱瑟《破碎重生》)

故事的最后,我通过拉拉爸爸之口告诉单亲的孩子:我和你的妈妈曾经非常相爱,你是因为爱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现在,我们对你的爱没有变,只是我们自己已经不再相爱了。对不起!

这也是我想告诉所有单亲父母的话:不管你的亲密关系为何会走到现在的局面,你的孩子都应该得到你们双方的爱,有权知道你们已经分手的事实,更应知道你们现在的互动方式并不是正常婚姻应该有的状态,而且,你的确欠他一声“对不起”!

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是哭着求着让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相反的,哭着求着要一个孩子来完整自己的人生的,是父母(因为我只见过成年人挤在各种不孕不育的门诊前为不得一子而苦苦哀求)。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借用高晓松的那句话,我们真得感谢他们看得起,若干年前赶来投胎。为人父母,是一份神圣的责任和使命,请珍惜你这双推动摇篮的手。

《摇篮岛上的小拉拉》后记

04

拉拉的故事始终模模糊糊地盘旋于我的脑海中,我看得到大概的轮廓,却想不好到底要怎么来下笔,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讲好这个故事,也不知道它是否能够打动别人。

在动笔之前,我试着把想象的故事讲给我五岁半的儿子听,他一边对故事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边给我提出很多有意义的建议,让我深受启发也非常感动,终于有了动笔写作的信心。

真正开始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一反平常的低调风格,很早就很“高调”地跟我的同修、朋友宣布“我在写一个单亲家庭孩子成长疗愈的童话”,因为我没有信心,非常担心自己会坚持不下去。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并不多余。这部1.3万字的童话,我足足写了两个月!我一遍又一遍地改变故事框架,多处卡壳,不知道要怎样继续。在最后的成稿阶段,先生非常贴心地安排全家人出去旅行,让我得以清清静静地完成了初稿。

感谢我的挚友兼导师一朵女士,一路走来她都给了我非常坚定的支持和鼓励,对故事的创作也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感谢我的同修顽爸顽妈、婧婧、艳红等的分享和支持,特别是顽妈,她的适当留白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路有你们的陪伴,真好!

最后,感谢所有喜欢拉拉的朋友。

《摇篮岛上的小拉拉》后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