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恋
养育有很多知识点,碍于精力有限,挑一个我认为最重要的拿出来聊聊吧。这个其实是我很早就想拿出来分享的,早在我备孕的时候(没错,准备工作做得很早哈)我看了《西尔斯育儿经》,
触动很大,原来“放任宝宝让他哭,坚决不能一哭就抱”的政策不仅根本无法培养出一个性格坚强的宝宝,还会对宝宝形成安全依恋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再结合自己以及周遭人的童年经历,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这书我建议有宝宝的都看一下,对自己的童年创伤也是一种治愈。有了宝宝后见缝插针读了育儿大神崔玉涛《原来孩子这样成长》(0-6岁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父母版)大神也同意这一观点。
为什么迟迟没有动笔,一是要说的话就得尽量面面俱到篇幅很长,不然误人子弟,二是我觉得没啥动力,毕竟自己的孩子知道怎么带就得了,何必好为人师,到处传福音。
为什么现在不得不说,特别想说,因为顺顺对我特别依恋。具体表现比如我每天下班回家,她看到我都会闹一下,即便本来好好的,也会蹬腿闹非要我抱,我只要抱了一下,立马喜笑颜开,又可以继续玩,粘妈妈的故事不胜枚举。这样的顺顺被很多人认为是“没有出息”“不上台面”“没有独立性”,给我的建议就是让她哭,看到陌生人多抱一抱,她多哭哭,习惯了这个“毛病”就改掉了。我很反对,于是一直被诟病。在我看来这不是“毛病”反而是亲子关系好的一个表现,进而我就被戴了个帽子,这个帽子叫无限溺爱孩子,一哭就哄,纵容。当她还是3个月小宝宝的时候,周围的人还能只用眼神表达不满,随着她一点点变大,现在已经满5个月了,我仍然无动于衷的表现让这个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我意识到,培养出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绝不仅仅是一个妈妈的责任,还需要社会的支持,所以,来吧,早点动笔写下这篇文章,希望看到的人能够了解和理解宝宝们的心理,给TA 1年的时间(0-1岁),有助于更多宝宝形成安全依恋。为了尽量严谨,我就当理论的搬运工,尽量摘抄原文。所以这篇文章90%是各类书籍和科普文章的摘抄,我只是把它拼凑了一下。希望能帮到更多快要当父母或者刚刚当父母的人。不过瘾有兴趣的话可以读原文,文末有出处。
不如,先把结果摆在这把,安全依恋的好处?
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和人交往是愉快的,沮丧悲哀时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的,自己是值得被爱的。那个可以依靠的大人是他们的避风港,他们可以从那里出发去探索世界,也可以在低落时回到港湾中休息,等待振作再出发。安全依恋的孩子,更有自信,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绪,更能缔结友谊和亲密关系(这一点在TA成人的浪漫关系可以体现,就是不会跟渣男渣女纠缠不清哦),也更有责任感,更追求卓越成就。
宝宝的三种依恋类型的判断方法,我截了育学园APP。
是什么影响了婴儿的依恋呢?主要是养育者的特质。
①形成安全型依恋,是因为养育者始终对婴儿需求十分敏感。
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养育者始终在婴儿身边,【坚持】对婴儿的需求【迅速】做出【恰当】的反应,经常温柔细心地抱着婴儿、安抚婴儿,婴儿就会觉得“我能自由地在这个大人面前表达我的痛苦”,“可以信任这个大人”。
如果养育者自己是安全型依恋,或者能坦然、平静地看待自己的童年经历(不论好坏),就比较容易养育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毕竟,大人能理解宽恕自己的痛苦,才能理解宽恕孩子的痛苦。
②形成回避型依恋,是因为养育者要么始终对婴儿的痛苦无动于衷,要么给了太多婴儿不想要的刺激。
当婴儿觉得养育者永远不会安慰自己,或者觉得养育者是“帮不上忙,反增烦恼”时,就会避开养育者。
③形成拒绝型依恋,是因为养育者有时会忽视婴儿发出的信号。
婴儿的求助有时能得到回应,有时又得不到回应,于是只好努力“调大音量”,用更明显的怒气来引起养育者的注意。
④形成混乱型依恋,往往是因为对婴儿的极端忽视、甚至虐待;或者因为养育者喜欢吓唬、惹恼、嘲笑婴儿。
婴儿哭,并不是在说“你是个没用的坏家长”,也不是在说“看,我能用哭泣来操纵大人,只是在说,“我需要你的帮助”。
还不满1岁的婴儿哭泣时,尽你所能去安抚ta吧。这时的婴儿并不会“被宠坏”。相反,你越是迅速耐心地安抚ta,ta以后就越容易成为“好照顾的天使宝宝”。
原文来源如下:
知乎:婴儿的依恋模式是怎样建立的
《西尔斯育儿经》
《原来孩子这样成长》(0-6岁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父母版)
❤愿所有宝宝都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