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2020-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逍遥安乐公

村上春树的铃声

这是一个带有奇幻色彩的故事——《刺杀骑士团长》,在这部长篇里,村上用他一贯的笔法平淡铺陈地叙事,用他隐藏着暗流汹涌的平凡无奇的文字描绘了主角辗转的生活和在其中遇到的玄妙而刻骨的经历,直至结局的脱胎换骨。

故事很长,三言两语自然无法说清。硬要做个总述的话,剧情大致是这样的:主角是个颇有个人追求的画家,为逃避经历离婚挫折的痛苦而驱车远离熟悉的城市,住进同学的父亲那座位于山谷高处僻静小木屋,并在屋子阁楼上发现了原屋主呕心沥血的画作——《刺杀骑士团长》,而这也是这部小说的名字。这幅画,倾注了画者半生的执念。发现这幅画后,主角就经常在半夜听到从院子里传来的阵阵铃声,而后好奇的他挖开地底的暗室并把放置其中的铃铛拿回屋子的画室。而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铃铛幻化成“骑士团长”的形象出现在主角面前——这就是“理念”的显形,是垂垂老矣的画家根植于其心底并以画作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出来的“理念”。这个理念,对画家来讲,是他必须要杀死而至今仍无力打败的战争恶魔;对主角来讲,是绝妙画作的深刻内涵。而主角的一位女学生,却因为接触到了这幅画的理念而深陷危险。为救出女学生,也为完成老画家半生的执愿,主角在老画家的病床前当面刺杀了化形后的骑士团长,并抓住了骑士团长死亡那一刻从地底冒出的自称是“低级隐喻”的小人儿,跟随这个小人进入隐喻的世界。

在隐喻的世界里,时间的流逝无法把握,短暂或漫长、瞬间或永恒,一切无从知晓,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往前走。饮下隔绝着有与无的河水、坐上无面者的渡船、跨越虚与实的界限、战胜长久以来深埋内心不敢面对的恐惧,最后回到现实世界。这一系列的经历,主角以跳出因果律的方式拯救了深陷危机的女学生。故事的最后,主角回到了他最初的生活轨道——一个全然崭新的旧生活。

以上就是这部小说的梗概,一个粗陋的概括。就像是从一锅美味火锅拣出来的一根骨头。但毕竟是根骨头,多少有部分硬核的内容在里面吧。

看完这部小说,慢慢浮现在我印象里的,是苏轼《观潮》的诗句: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诗词一向豪迈洒脱,充满了浪漫情怀。可即便如此,庐山烟雨浙江潮风景的两端,仍然经历了“千般”的百转千回与荡气回肠。这首简短的七言绝句就像水墨画一般,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小说的梗概。当然,和拥有丰满血肉的小说不同,诗句言外大量的留白,需要观者以自己的想象去填充。

故事里的铃声是吸引主角、引导主角将“理念”形体化的最初的诱因。当然,无论多么重要多么关键也好,铃声仅仅是铃声。而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无论是为了实现老画家临终心愿也好,还是为了拯救消失的女学生也罢,要达到终极的目标,主角必须杀死理念、抓住隐喻、进入隐喻世界、跨越有无与虚实、克服自身的恐惧,最终突破到一个至新的旧世界。

这部小说的内容涵盖了战争、人性、爱情、婚姻、职业,而所有这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可以成为他人生当中举足轻重的经历内容。而这些林林总总的各个题材领域,比如人性,每个人在经历了各自的社会生活后必然在心中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对人性的理念,即对人性普遍的看法和观念倾向,这理念几乎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很难改变。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念,这无可厚非,从而使得这个世界有各色各样的人,有形形色色百家争鸣的思想。纵然有动物界般的残忍斗争,岂非自然?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理念是制约个人发展乃至社会进步的枷锁,唯有冲破这个枷锁,才能引发个人的进步社会的变革。而仅仅这第一步,便已经需要下极大的决心了。

消灭理念后的出现的隐喻则是个奇妙的东西,它可以是任何形象、任何过程、任何变化,难以捉摸,如《观潮》的“千般”变化。深入到隐喻的世界可能会是个奇妙的体验,但也伴随着危机,如若难以理解沉默的惊雷,或将永远处于“千般”变化的汹涌当中,无法再看到庐山烟雨浙江潮。

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在阔远心灵的某一角落响起分明而细碎的铃声,不断引诱人们踏入那布满挑战的新世界。

医院包晓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