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129)】
答顾东桥书【12-2】
【原文】
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1) 于后,呶呶(2) 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 (3)。其教之大端,则尧、舜、禹之相授受,所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其节目,则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5) 五者而已。唐、虞、三代之世,教者唯以此为教,而学者唯以此为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安此者谓之圣,勉此者谓之贤,而背此者,虽其启明如朱(6) ,亦谓之不肖。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之贱,莫不皆有是学,而唯以成其德行为务。何者?无有闻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复其心体之同然。是盖性分之所固有,而非有假于外者,则人亦孰不能之乎?
[注释]
(1)滃(wěng):形容云起。
(2)呶呶(náo náo):形容说话唠叨。
(3)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语出《二程遗书》程颢语:“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意为仁者将自己与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
(4)心体之同然:语出《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5)“父子有亲”句:语见《孟子·滕文公上》第四章。
(6) “启明如朱”句:语见《尚书·尧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朱:丹朱,尧的儿子,傲慢荒淫,故尧将王位禅让给舜。
[译文]
(现在的所谓“学习”,是拔本塞源,拔出树根,塞住水源 )正本清源的学说一日不彰明于天下,那么天下学习圣人的人就会一天天感到繁复和艰难,甚至沦落到夷狄、禽兽的地步,还自以为是学习圣人之学。我的学说虽然暂时彰明于天下,终究只是解一时之病。解了西边的冻,东边又结上了冰;拨开前面的雾,后面又涌起了云,就算我不顾安危,喋喋不休地讲论说道,也终究不能救天下分毫。
圣人的心性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在他的眼里,人无分内外远近,但凡有生命的都是他的手足兄弟、黎庶子民,均欲教养他们,以成全他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意念。普天下的所有人心,其出生之时与圣人本来并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因为后来有了自我的私欲,被物欲所蒙蔽,为公的大心变成了为私的小心,通达的心被堵塞了,人人各怀心事,甚至于还有那种视其父兄子侄尚不如仇人的。圣人对此十分担忧,这才推广他的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之心来教育天下人,其目的就是务使人人都能格除私欲、掀去前尘,归复人心本体的自然之性。圣人教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尧舜禹相沿袭的“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而它的具体内容,就是舜让契教化天下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点。尧、舜、夏、商、周时代,老师教的就是这些,而学生也仅仅学这些。当时,人人没有不同意见,家家没有不同习惯,能自然遵循这些内容的就是圣人,能通过勉励自己得以实践的就是贤人,而背离这些的人即使聪明如丹朱,也被称做不肖之徒。下至穷街陋巷、田间地头、农、工、商、贾,也都要学习这些,把成就其德行当做第一要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学习风气呢?不过是既没有杂乱的见闻,也没有死记硬背的繁难,也没有繁文缛节的泛滥,更没有功利之心的诱惑,只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信任朋友,来恢复人心本体所固有的本性良知。这是人性中本来就有的,不着外务驰求,那么哪个人不能做到呢?
[解读]
在《拔本塞源论》这段论述中,王阳明提出了对圣人之心、圣人之学、圣人之教的阐发,这也是本文宗旨。
要学圣人之学,必须要了解圣人之心、圣人之教。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什么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照王阳明的说法,圣人看待天下的人,无论与他有没有亲属关系、有没有社会关系,也无论与他的距离远或是近,只要是有血气、活生生的人,圣人之心都会看做是他的兄弟或亲属的婴儿,都希望使他们安全,要养育他们、教育他们,以实现和满足他的万物一体的心念。王阳明认为,天下所有的人,他们的本心(也就是本来的心),在开始的时候与圣人并没有分别,都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只是后来由于被个体的私心和物欲的蒙蔽,才把自己与天地万物间隔开来,也就不再能有万物一体的意识。圣人忧虑于此,因而立下了圣人的教法以教化天下的人。圣人之教的内容就是推广“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来克除人的私心,去掉其蒙蔽,恢复人们的本心心体。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宋代的程颢最先提出来的,用“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来解释“仁”,发展了古典儒学对“仁”的理解。王阳明继承了这一点,并把这一点视为“圣人之心”的基本内涵,并作为“圣人之教”的基本内容和出发点。圣人之教就是以这样的万物一体之仁,教导人们去克服个体私欲的蒙蔽,恢复心的本体,即心的本来状态。
王阳明认为,圣人之教有纲有目,圣人之教的主要纲领就是尧舜禹相授受的口诀“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几句话见于古文《尚书》之“大禹谟”篇,意思是道心非常精微,要用精一和执中的方法进行心的修养。“道心”就是本性的直接发见,不被掺杂任何私欲。“精一”是专一于道心的状态,“执中”是持守使之不息。圣人之教的纲领是守住大本,圣人之教的条目是通向达道。圣人之教的主要条目,即是古书记载舜命于契的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教的提法曾见于《孟子》,即是五种人伦及其规范。这就是达道,达道就是普遍的原则。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古人看重的五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相对应有五种人伦规范:父子要有亲情,君臣要讲义务,夫妇要有分别,长幼要讲次序,朋友要讲信用。这里,精一执中是内心修养,五教和顺是社会规范。上古到夏商周三代,教育者就是以“道心精一”、“五教和顺”为内容进行教育,学习者也完全是以道心精一、五教和顺为内容来学习。
王阳明认为,上古时代不仅士以上的贵族以此为学,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普通百姓,莫不皆有是学,即都是以道心精一、五教和顺为学。他认为,古代不论贵贱,人们都奉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这也就是王阳明理解的“圣人之学”。为什么古人能“惟以成其德行为务”呢?他认为,主要是由于在那个时代没有用见闻烦扰人心,没有用记诵杂乱人的学习,没有把辞章作为普遍的功课,更没有以功利的追逐为流行风气,社会文化环境只是敦促人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诚信朋友,以便恢复人的本心。可见王阳明在倡导圣人之学时也是很重视人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和导向的。在这里,王阳明也表达了对辞章之学、记诵之学、闻见之学、功利之学四种杂学的明确批判。
“性分之所固有”,这句话本出于朱子《大学章句序》,朱子以《大学》所论为先王、圣人之教,故王阳明在论述圣人之教时也受到朱子《大学序》“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的影响。朱子《大学章句序》叙述了古代的教法与为学,王阳明的上述论述,可以说是站在与朱熹《大学章句序》不同的立场所提出的另一种教学论。王阳明认为,古代圣人之教不乱,惟以道心五教为教;人心亦纯明不乱,惟以成就德行为学。这是“教”与“学”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