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教育

育儿观察点滴之“不要不要”

2018-03-12  本文已影响12人  守妈育儿札记

你的眉眼带笑,愿我能保护你的笑,从你的幼年直到我慢慢变老。——Nyssamama

Nyssa是从第16个月开始,提前进入了“可怕的两岁”。一开始,她是用打自己的脸、头来发泄她的不满,直到18个月左右的某一天,她的嘴里突然蹦出了“不要不要”。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宝宝,起床啦,我们来洗脸吧。”

“不要不要!”

“宝宝,自己走。”

“不要不要!”

“宝宝,睡觉啦。”

“不要不要!”

她会要自己洗澡、自己穿裤子、自己换鞋子,你若去帮忙,对不起,“不要不要!”

言语间一定带有坚定而丰富的感情色彩。像一个小卫士,捍卫着反抗的权利。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不要不要”就成了她的绰号。偶尔邻居家的老爷爷一天看不到她,就会问我婆婆:

“你们家的不要不要去哪儿了?”

春节过年亲戚们聚在一起吃饭,她依旧我行我素的让“不要不要”声名远扬。

也许你会觉得很头疼,面对一个时刻与你唱反调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办呢?是放任还是强迫?

在我所学习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中,我学习到的核心内容就是:妈妈们首先要学会放轻松,要笑对孩子的“可怕的两岁”,因为这个时候开始,我们的宝贝开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和触碰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开始接触和学习更多的新鲜事物。

其次就是展现妈妈们无穷智慧的时候了。既不能一上来就阻止就压抑,也不能无限制的顺其自然。

我觉得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宝宝跟我们说“不要”的。是一种习惯性地下意识地反抗,还是他真的在当时很不愿意做你说的事情。

比如睡觉这件事。

在每次的睡前流程走过一遍后(洗漱、喝奶、讲睡前故事)Nyssa就有过几次随口说的“不要不要”,我就跟她说“睡觉的时间到了,我们规定好的,讲好故事就睡觉。”说完就把灯关掉,并问她“你想听点什么?”她会回答我“睡吧睡吧”意思就是唱摇篮曲,于是我哼几遍摇篮曲她就睡着了。在知道孩子是故意随口说的“不要不要”后,我们需要温柔而坚定地说“不”,不能违反我们之前定下的规则。

那如果是她当时真的不想睡呢?

我的观点是,如果孩子真的睡不着(往往这个时候就算我把灯关了,Nyssa也会大哭大闹,无比委屈),也不能强迫,我们可以将灯光调暗,放点她喜欢的音乐,或者再给她讲个睡前故事,要么听她叽叽咕咕随便说些什么。慢慢地,孩子的眼皮开始打架,她开始打哈欠,机会来了,赶紧趁机把灯关掉,继续放着音乐,或者你轻哼着歌,没一会儿她就睡着了。

再比如“自己做某件事情,或者极度想要某件东西”。

往往这个时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他会要模仿大人做的每一件事情。就像Nyssa宝宝,因为吃饭的时候我帮她剥虾,她就想自己剥虾;因为奶奶帮她洗澡,所以她想自己洗澡;因为我们帮她穿衣服,她就想要自己穿衣服,因为看见奶奶扫地,她就想扫地。这些都是好事,正好是我们锻炼孩子自己动手能力的好时机。一句话“让她试”,如果她真的做不好,就在不经意间帮助她一下。

但有些事情也是要受限制的,比如玩热水瓶、随意翻抽屉,与其苦口婆心一遍一遍跟孩子讲道理,不如就把这些危险降低到最小。把热水瓶放到孩子够不着且看不见的地方,橱柜抽屉加个锁,这样她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教育是件考验耐心的事儿,尤其是学习了儿童心理学之后,我常常喜欢站在一边看着Nyssa,不打扰她,或者加入她,和她一起玩儿得淋漓尽致。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放平心态带着接受的心,我们一定会收获一份欣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