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长物志》第116
2022-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顺其自然蕾
共学《长物志》第116天2022年8月31日
卷七《器具,瓢》
【题解】瓢是以老熟的葫芦对半剖开制成的舀水或盛酒器,《庄子·逍遥游》谓:“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怎样使用瓢呢?文震亨说可悬挂在手杖、禅椅上面。瓢使用的是天然材料,代表的是天然而简朴的生活,《论语·雍也》中孔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瓢饮显示的正是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佛经故事中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说法,比喻人生中会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要好好把握住一样就够了。
【原文】得小匾葫芦,大不过四五寸,而小者半之,以水磨其中,布擦其外,光彩莹洁,水湿不变,尘污不染,用以悬挂杖头及树根禅椅之上,俱可。更有二瓢并生者,有可为冠者,俱雅。其长腰鹭鸶曲项①,俱不可用。
【注释】①鹭鸶(lùsī):即鹭。因其头顶、胸、肩、背部皆生长毛如丝,故称。
【译文】找一小扁葫芦,大不过四五寸,小则两三寸,倒入水磨擦里面,再用布擦拭外面,使之光洁平滑,遇水不变形,不染尘埃,用来悬挂在杖头和树根禅椅上,都可以。还有两瓢并生的,有的可做帽子,都很雅致。但中间细长的、如鹭鸶颈项弯曲的,都不可使用。
[语音]
[语音]
卷七《器具,钵》
【题解】
钵最初为僧人食具,底平,口略小,形圆稍扁,多为瓦、铁塑铸,后进入百姓日常生活,材质也就多样化。文中提到的钵是大竹根做成的,上面刻佛经。后来出现的“衣钵”一词则指前人传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原文】
取深山巨竹根,车旋为钵,上刻铭字或梵书①,或五岳图,填以石青②,光洁可爱。
【注释】
①铭字:刻文字于器物。梵书:佛经。
②石青:蓝色的矿物质颜料,多用于国画。
【译文】
取深山的大竹根,切削为钵,上面刻上铭记或者佛经,或者五岳图,填入石青,光洁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