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长课堂核心要素解读Ⅰ
――从“三原色”到“五要素”,自然生长课堂升级至2.0版
“发现与探究”、“思考与分享”、“展示与绽放”被称为自然生长课堂三原色。之所以称其为”三原色“,是期望自然生长课堂的形态不是僵化的模式,而是如同师生用生命把红、黄、蓝“三原色”艺术调配,演绎出绚丽多彩的自然生长课堂画卷。
2017年7月,李建华校长从南京辞去公职,来到中原腹地,加盟艾瑞德教育集团任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八月初,由集团高层,中层领导班子和优秀教师代表在白云山召开著名的“八月会议”,会议明确了“走自然生长教育之路,办有温度有故事学校”的办学理念。在会议闭幕式上,李建华校长做总结讲话,在谈及自然生长课堂部分时提出了四点主张,即:相遇与对话,体验与互动,探索与发现,分享与表达;开学后在观课中又提出“激励与评价”。合称“自然生长课堂五要素”。
从“三原色”到“五要素”是自然生长课堂的升级版。三原色立足于学生主体,发现探究,思考分享,展示绽放。五要素强调了师生双主体,老师是教与导的主体,学生是学与习的主体。因此,五要素更全面地描述了自然生长课堂的特点和主张。
自然生长课堂核心要素解读ⅠⅠ基于关系的 相遇与对话
首先说的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老师和学生的相遇与对话。心与心的相遇,心与心的对话。相遇意味着同频,对话意味着共振。
老师是学习场的营造者。老师一走进教室,一开口讲话,甚至不必开口讲话,他身上就发出了同频共振的讯息,这是爱的讯息,是爱的召唤,孩子们因这爱而被他吸引,从而自动调频。有时候,老师也自我调频,自觉向学生的频率调整,因为他爱这帮孩子,他懂得“透过跟随而带领”的道理。这样“满是爱的课堂”,洋溢着师生间大爱的课堂,是自然生长课堂的鲜明标志。
老师与学生的相遇路径,起初是从老师的备课与教案设计开始的,老师的备课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学情”,了解学情如同一个优秀的导游不仅熟知将要去到的景区而且要熟悉自己将要带领的是怎样一个旅游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就是老师与学生相遇的过程。
以爱育爱。老师的爱,是充满智慧的启迪,是自然而然的培养。当老师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上萌发,学生就能敏锐地捕捉到老师爱的讯息,他们会自动的走向老师,与老师相遇。年级高一些的孩子不仅在心理上主动与老师相遇,而且在知识学习方面也会自觉向老师的高度和期望靠拢。包督学引以为豪的李嘉诚同学,艾瑞德第一届毕业生,高一时就自学了高二高三甚至大学的知识。高二时就联合国外大学生一起做暑期公益项目。以班级55%以上考入清华北大而著名的孙维刚老师,其秘诀之一就是不遗余力地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他所带的班级,总是一年就能学完三年的课程。可以想象,学生们如果不是被爱唤醒,不是被爱激励,不是自主自觉地学习,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学习效果?
对话是心灵的交流。首先是老师饱含爱的表达与学生积极的心灵回应。抑或者是学生“真语无忌”换来老师赞赏与激励。
“相遇与对话”是自然生长课堂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基因是平等、民主、自由、争鸣、欣赏、激励等。“相遇与对话”的课堂文化,首先是要每个学生都“心理安全”,真心表达,但说无妨。没有批评,没有嘲笑,有的只有鼓励,赞赏与激励。师生间如此,生生间亦如此。
除了老师与学生的“相遇与对话”,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遇与对话。这体现在合作、互动、分享的学习方式中。当然,还应包括师生与文本(学习内容)之间的相遇与对话。这体现在对知识的探索与敬畏,对编者(作者)的理解和尊重。
自然生长课堂核心要素解读Ⅰ基于关系的相遇与对话,张丽老师说:“不仅仅是指老师与学生的相遇,还有师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时机、学习环境的相遇与对话。相遇在天时地利人和之时,才会有“草船借箭”之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环境教育能产生一种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和效果。尤其是在去洛阳研学期间,我观察到孩子们在每个主题的课程里都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原因就是每一个主题课程都是根据环境的特点而特别创设的。我在思考,怎样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设计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教学主题。”
张丽老师的观点,引发了基于环境时空的课程设计的思考,是非常有价值的。
师生间的相遇与对话,生生间的相遇与对话,师生与文本间的相遇与对话,师生与环境时空的相遇与对话,形成了逐层递进的台阶关系。蕴含着自然生长课堂对教育本质的价值取向,即对儿童生命作为“人”的关系体系建构的关照。我们不仅仅教会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建构自己与老师与同学的关系,与编者与知识的关系,与周遭环境及宇宙时空的关系,以及自己与自己精神世界的关系。 在生命长河中逐渐清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才可能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2017年4月2日清晨【包祥说教育~153期】人类无法孤独的行走——
“人类无法孤独的行走于天地间,人类必须与万物同生共存。”这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说影响他一生的话。人类无法孤独的行走,与大自然共存,包括与植物和动物共存,包括与山川,河流共存。儿童的生存生态环境,是我作为教育人最为关注的重点事件和内容。现在的儿童,生存生态环境不好,甚至很不好,几乎从2岁3岁稍微懂点事开始,就被妈妈们拉入各种学习班,并给以高压。如此,儿童从幼小开始已经使其身心扭曲了。有的儿童厌倦上学,不读书,与此有密切关系。 家,应是儿童最好的生存生态环境——有善,有爱,有美,有大大的空间。学校,应是学生最好的生存生态环境——人文氛围,科学世界,书的海洋,大植物园,能奔跑的运动场,有宽松的时间,有宽容的学长和老师!
今日的包祥先生说教育引发了我深深的共鸣。
人是什么?很少有人思考这个问题,但这恰恰是教育的前提与核心问题。
“只有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透彻的领悟才能真正读懂教育。”先生之言一语中的,恰中肯綮。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的本质是“关系”。没有人能孤立地存在。可是,很多家长和老师经常忽略这一点,教孩子也常常与此背道而驰。很多人不仅与自然生态环境“为敌”而且与科学人文生态环境相悖。比如:很多人会把自己的家打扫得一尘不染,地板拖了又拖,物件擦了又擦。可是走出家门,就会随手丢弃垃圾,在公共场所,共同生活的环境中,随手丢弃垃圾却丝毫不会心疼环境被破坏。见到地上的垃圾,不会有意捡起,从上面踏过也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这样。不信,你留意身边周围人,很快就会有所发现。 我看电影《阿凡达》、《幽灵公主》等大片,常常被人与环境的心灵互动所感动。万物有灵,人类只是这万物中的“之一”。既然号称是“高级生物”,那么所到之处理应让那里更美好。而事实恰恰相反。在旅游区,我常常见到,那些奔波几百地上千里到达景区的“游客”,像“入侵的外星人”一样肆无忌惮地破坏那里的环境,而丝毫不会心疼那些百千万年间生死搏击,生长繁衍过来的动植物。那些野蛮的游客为了“早一点”“快一点”“先人一步”就横冲直撞,与人发生冲突,就恶语相加,有的甚至大打出手。这哪里是旅游?分明就是“入侵”——野蛮对文明的入侵。而这恰恰是因为,这些人所受的教育,没能让他们懂得“人的本质是关系”。
再比如:很多人忽视与人的良性互动与交往,有的人长久不跟父母家人联系;有的人只跟自己的小圈子互动,对“熟悉的陌生人”都漠不关心——比如同一个单位,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小区内,虽然经常会见到,但却视而不见。在学校里,也会见到一些孩子,对迎面走来的老师不会问好打招呼,因为那老师不教他。即便是在班级里,在课堂上,传统型老师的教学也是要把学生一个个孤立起来,彼此不能说话,不能讨论。他们为了所谓的“课堂纪律”而对课程标准倡导的“合作学习”极力反对。不仅如此,他们还用所谓的“竞争机制”让学生之间彼此为“敌手”,看看这些雷人的高考标语吧: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孩子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贡献这个世界,而是为了“干掉别人”,即便他们能耐大到掌握国家兵权,也不过是“希特勒”吧。再看看那些不堪生命之重,选择“逃避生命”的高中生,是何等的可怜。读一读这位高中生的生命告白,看看我们的教育中少做了什么。这位姓曹的高中生于2017年10月21日19时30分左右从山东省梁山一中教室的窗户跃身跳下。以下是这位孩子的生命告白:
父母,从小到大给过我什么?除了一个优越的条件,外加不切实际的流言蜚语,因为有条件,我孤独一生也就算了,管我,除了学习,一无所有,不管我,我就会成为一个孤儿。每当别人买东西时,我总是嫉妒,总会说,这么土豪啊?很容易被别人认为是讽刺。为什么别的孩子生活那么丰富多彩,而我却只能学习呢?为了攒钱,我可以委屈自己,为了赚零用钱,我可以去收集废品。后来,长大了,为了同学增进友情,我可以和父母闹翻,给他们送礼,相对贵重点的。因为我没有零用钱,无法以时间积累,我视财如命,只不过是没钱万万不能,从小到大我知道没钱的痛,所以我一般宅在家里,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和同学说我从小到大没钱没吃过零食,同学不信,这只能充分说明我是个特别,父母的错。高一我学会了通宵散心,一醉方休。理所当然,父母怕我上网而不给钱,我没去过KTV,甚至没喝过奶茶、柠檬水之类的东西......我的条件不错啊,却还是一无所有。我无法交友,无法处理任何事,我只有父母。现在好了,什么都没了,我绝望了,而且刚毅还成为了我因为条件没了,而心里不平衡。不是我过不了苦日子,而是我拥有时,一无所有,现在呢?什么都没有了,对我越来越不好!如果可以给我一个正常孩子该有的,我也不会这么不懂得感恩。恕不奉陪!再见!除了一味地物质上的,心理呢?我也想做个小孩子啊,父母?除了拿我当宠物养,我和宠物的区别就是我只能学习,父母总是说考上大学什么都给,但是当下呢?我只能是一个学习的毫无感情的机器.......恕不奉陪!
难道这是我们想要的教育吗?显然不是,那为何出现这种现象?是家长迷失了,是教育人迷失了,教育人不懂得“热爱生命,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当教育让孩子不再珍爱自己的生命,不再珍爱别人的生命,这教育就是“反人性”的教育啊!热爱生命从温馨的家庭关系开始啊,热爱生命从父子亲情,母子连心开始啊,热爱生命的教育从师生深情开始啊,热爱生命的教育从同窗友谊开始啊……
“独立”“合作”是艾瑞德学子“八大品质”中非常重要的两点。与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相对应。所以,课堂上孩子们时而独立自学,时而合作探究,时而听老师传道,在一日日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人际互动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读懂了教育,读懂了儿童,读懂的“人”何谓“人”的老师的课堂。
再比如,很多人不读书。尤其可悲是很多家长和教师不读书,或者只读消遣类快餐读物,不读经典,不读“大家”的书,只喜欢在浅薄的谈资层浏览。既不跟周遭的眼前人良性互动,又不跟书中大师神交。既不愿接受新的学习,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指责抱怨……心灵的荒漠化一天天严重,这样的家长和老师,怎会教出有生命力的孩子?
人生为何?三件大事。立德、立功、立言。人人无不如是。
三件大事有层次高下之分,伟人立德、立功、立言世人皆知。普通人在自己的家庭周遭也在做着这三件事。何谓“德”?中国人讲“五伦八德”,其本质也是“关系”。修德,就是修“关系”。 试想人生在世,谁人不在“关系”中?作为父母,跟子女修成了怎样的“关系”,就是在“立德”,子女从父母那里习得了处理“关系”的方法,会用到自己跟子女以及跟外人的关系中。所以美国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指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在中国,我们讲的是“家风”“家训”的传承。试问:哪一位父母不是在为自己的子女“立德”呢?大而言之,父母的为人处事作风,会被子女传承下去。如果父母做得不好呢?那就寄希望子女具有“斩断精神遗传”的机会和能力吧。如果父母能立大德,不仅教化子女,而且影响众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便是“立功”。即便不能为社会做贡献,至少也为自己的家庭做出了贡献吧,这也是“立功”的表现,不过是立的功不足够卓著而已。立言,是最难做到的,如果一个人去世若干年后,人们一直念着他,说着他说过的话,就是“立言”,比如孔子,老子等圣人。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祖上留下来的家风,家训,先祖遗训,不也是一种“立言”吗?
很多家长发愁孩子不学习,而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有的家长要跟孩子“斗智斗勇”,这是因为父母偏离了人生大道久矣。《道德经》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当需要”跟孩子斗智斗勇“的时候,是因为父母没有修好与子女之”德“,这个德叫做”父子有亲“,衍生出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孩子对外界的关系,对人的关系,对事的关系,无不反映亲子关系。
自然生长课堂,基于关系的相遇与对话,是希望老师从教学的台阶攀高一级,站到教育的高度上,关照学生作为一个“人”是如何建构自己的关系体系的。从而有效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