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十五讲第六讲_后现代艺术设计的崛起03
2020-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紫薯爱生活
(三)从现代艺术走向后现代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于19世纪后期登上历史舞台,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主宰着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文化舞台,成为西方乃至世界主要的艺术文化景观。
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主要特征:为艺术而艺术,即艺术家们把艺术从社会生活与社会意识形态中剥离出来,把目光只集中到美学形式或自我情感表现手段自身。这种坚持为艺术而艺术和艺术自治的信念,最终把艺术目标的中心从再现和模仿现实转到对艺术形式本身的关注,专注于对新的形式、风格和模式的试验。从法国绘画领域中的印象派开始,现代主义艺术开始一步一步远离现实主义的再现模式以及艺术模仿(对现实的模仿)这一概念,探索新的观察方式和进行新的美学试验。
在各种艺术领域,现代主义艺术家们都不断地发明独特的技巧创造出新颖的技巧来表达艺术家个人对世界的独一无二的观察与思考。同时市场经济加快了现代艺术的商品化,现代主义艺术变成了消费社会的装饰符号,其技巧被吸收进艺术设计中,成为市场竞争的工具。现代主义艺术经历了一段苍白空虚的彷徨时期后,开始了种新的转向——后现代主义艺术。
就像印象主义孕育了现代主义艺术一样,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运动。在反战情绪而产生的愤慨共识中诞生了苏黎士达达运动。
达达主义艺术通过绘画、雕塑、装置、表演、电影制作或现成物的集合艺术,来表达思想层次上的突破和追求。虽然每一种风格的产生,都是针对过去某一形式或观念进行变革,但是达达运动诉求整个思想意识的全新变革,对20世纪的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孕育和催生了今日多样复杂的后现代艺术文化:行为艺术、原生艺术、贫穷艺术、集合艺术、地景艺术、女权主义艺术、偶发艺术、涂鸦艺术、装置艺术、过程艺术等。